笔趣趣 > 当代青年农民 >当代青年农民

第70章 高手在民间(生产线成功)

虽然两人干劲儿实足,也下定了决心,可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两人预想中那样顺利。

那几台上当受骗买回来的失败地瓜干生产线,不断地开机修改,开机修改,三天了两人也没整出什么名堂。

办公室内,两人吃着王宇母亲送来的饭,都是食之无味。

整整三天,两人那真是没怎么合眼,都泡在了车间里,可是这毫无进展。

“旭鹏,咱们不能这样下去了,现在咱俩能想到的办法,认为能改的地方都改动了,可是依旧生产不出合格的地瓜干,咱们需要想些别的办法,必须集思广益。”

“这个不抬杠,现在确实没有太好的头绪,我感觉这比研究地瓜干配方难多了。那你说怎么办?咱们还是去花钱找一个机械研发的工程师什么的?”

“不,现在咱们研究的这些东西,我已经通过网络,还花了一些钱找到了那些研究生产马铃薯切片型薯片生产设备的厂家,将咱们这里的情况传过去给他们看了,他们也不愿意接咱们这样的活儿。哪怕是咱们重金定制,他们也不接。我侧面打听,说是他们这些马铃薯薯片的机械厂也针对地瓜干进行过研发尝试,但是也失败了。突入不得不少,没有成功,所以他们后来就放弃了这方面的业务,所以咱们找他们也没用。,你说的那个中央10套的《我爱发明》节目我也看了,我觉得高手还是在民间。你看这个新闻,虽然没有上《我爱发明》的节目,但其也是媒体多次报道过的民间发明人,而且就在咱们雄州,我觉得可以找他聊聊。”

看着王宇手机上翻出来的新闻,宋旭鹏也探头看了过去,“你说他啊?”

“怎么你认识他?”王宇也是有些惊奇的道。

“认识,我与他还打过交道呢。这两年你也去地瓜田里收获过地瓜,应该也见过那个半自动化的犁,那个犁就是这赵昌盛改出来的。之前根本用不成,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了这个脾气古怪的赵昌盛。开始也是爱答不理的,后来我用激将法,说其改不成,没成想我离开的半个月后,他却找到了我,并且带着那款犁要我尝试。”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那这样来说,咱们就更有必要将其请来试试了。”

“这老头都是琢磨些农机农具,他不一定行吧?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想过他,毕竟咱们这是数控的东西,其六十多的老头不一定跟得上进步。所以我也就没有往他身上想。”

“这事儿谁也说不准,不过起码比咱们俩在这里挠头硬想要好啊。集思广益呗,不试怎么知道呢?”

“那倒也是,那咱们就找其来试试。”

两人第二天开车就去找了这赵昌盛,并且在其家里看到了好多改制的农具和小物件。

这赵昌盛虽然是泥腿子出身,理论知识不是特别强,但动手能力和改装能力那是没得说的。

因为知道其脾气有些古怪,所以两人也是没有按照套路出牌,直接拿了几张那几条生产线的照片,然后又带了一些地瓜干前去的。

这赵昌盛见到宋旭鹏后也是微微一愣,“你怎么又来了?之前我给你改的那把犁不是特别好用吗?我看到好多人都仿制了啊?”

“嘿嘿,赵伯伯,我今天来不是为了犁的事情,那犁没的说,所有种地瓜的都给你竖大拇指。”

“少来拍马屁,我可不吃这一套。我正忙着呢,没空搭理你。”

“赵伯伯你当然总是忙着琢磨了,你看看这个,你有没有兴趣琢磨一下?这可是那些机械工程师都没有研究成熟的东西。就是生产这种地瓜干的设备,来要不你先尝尝?”

看着宋旭鹏递过来的地瓜干和照片,这赵昌盛并没有去接那地瓜干,而是将那照片拿了过来。

并且之前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也消失了,而是看着这照片变成了一种火热。

一旁没有开口的王宇讲这些都看在了眼里,不禁再次打量了一下这赵昌盛,以及其院子里的这些物件儿,不禁心里暗道,难道这就是那种技术痴吗?虽然没有专业系统的学习过,但是这份执着和痴迷,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就在这时这赵昌盛站起身,“这东西我需要先去看看。”

听到这里,宋旭鹏看了王宇一眼,与其使个眼色,“有戏了。”

带着这赵昌盛回到厂里,其看了看这几套生产线后,并没有当场说出个所以然,而是让王宇和宋旭鹏再带着其去了正在人工炸制和烤制地瓜干的车间。

对于这赵昌盛的举动,王宇和宋旭鹏也是有些不解,但这个赵昌盛脾气古怪,行为也让人难以预料的两人是事先知道的。

所以两人还是耐着性子陪着赵昌盛将整个手工炸制和烤制地瓜干的流程看了一遍。

在观察的过程中,这赵昌盛还不断地与正在炸制的工人了解着炸制和烤制的温度把控,以切片时怎样才会切得更均匀,还有就是炸制和烤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或是有什么技巧可以保证地瓜干不会过火等等细节问题。

对于这赵昌盛的刨根问底,这些正在忙着的工人都不愿意多说。

因为他们在上岗之前除了技能培训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工作的的事情与地瓜专业合作社签订了保密协议。

如果他们轻易将自己工作中的技巧等信息泄露的话,那是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不过此刻王宇和宋旭鹏跟着,两人也知道这赵昌盛肯定不是来看戏,看着玩问着玩的,所以就示意工人们这是工作需要,赵昌盛问什么他们就如实的回答什么就可以。

足足在车间里转了和观察一天,这赵昌盛终于开了口,“这个生产线的改造我可以试下,不过我需要一些东西,还需要一个懂得数控技术的助手。”

这赵昌盛说的认真,可是王宇和宋旭鹏心里此刻则是在打鼓,不过两人眼神交流了一下,还是相信他,让其试试。

王宇开口道,“数控技术人员这个我们可以找一个协助您,不过您决定怎样改这几条生产线呢?可不可以先跟我们说一下?”

“说了你们也不懂,你们要的是能干活的好机器。不过和你们说也没关系,你们这几套生产线,各个环节和工序结构那就是胡乱拼凑起来的。一点儿协同性和讲究都没有,根本不适合炸制地瓜干,都需要进行调整。所以咱们要进行仿制。”

“仿制?你是说仿制马铃薯薯片的生产线吗?可那个我们试过了,也不行啊。”

“马铃薯薯片的生产线?没见过。不过要是有的话可以参考一下,没有的话,也没关系。我说的仿制是仿制人工生产地瓜干的工艺流程,就是用设备模仿人工的加工技巧。”

听到这赵昌盛这样的回答,王宇和宋旭鹏对视一眼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与此同时,两人也多了又一次的担心,那就是这赵昌盛真的能做出那些专业生产厂家和工程师都做不出来的东西吗?

而就在这时赵昌盛的古怪脾气又上来了,“我看你俩这表情,似乎对我不怎么相信啊?还有这个改造,我不收你们一分钱,只要到时我改好后,你们在这生产线上写上是我赵昌盛改造的就可以。你俩若是不信的话,可以另请高明。”

“额,您误会了。”

“是啊,赵伯伯你误会了,我们相信你,愿意让你尝试。”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尽快安排数控人员协助我,还有找几个心灵手巧的机械安装和电焊,车床工吧,都能用的到。不过这张单子的东西,你们需要去特别买一下,不然的话即使成功做出来,故障率也会特别高,因为这些就是你们文化人说的易损件。”

看着赵昌盛手写的几个部件,王宇和宋旭鹏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不过两人还是满口答应了下来。

因为不知道可以上网查啊。

这赵昌盛说的也有道理,设备的易损件和主要部件必须用好的,不然故障率太高也不行。

就这样王宇和宋旭鹏心中带着顾虑的就与赵昌盛定下了此事。

而对于赵昌盛要的这几个部件,王宇在网上查了一下,竟然全国行业内国产的都不怎么好用,寿命都比较低,需要购买进口的,最好是德国厂家等一些大品牌的好东西。

而此刻宋旭鹏有些顾虑的道,“王宇,咱们用不用两手准备,再想想别的办法啊?这找老头儿虽然有些琢磨劲儿,可是这不是普通的农机农具啊。我建议咱们还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对王宇并没有直接回答宋旭鹏,而是将其叫到身边,“你先来看看这些东西。”

看着这些价值不菲的机械设备部件,宋雪鹏微微皱眉,“我的个乖乖,竟然要这样贵,还都是进口的?”

“对,没错。这些东西国内生产出来的,寿命和故障率都存在很多问题。只能选用国外进口的,这样寿命才会更长,故障率才会更低。”

“没想到这老头儿竟然还知道这些呢?”

“是啊,我也没有想到。你再看这些部件的专业名称和型号,那也都是非常的专业。如果咱们不是要研究这条生产线,根本不会知道这些机械配件竟然还有这样多型号和标准。所以我现在忽然对赵昌盛有些好奇了。一个基本上就是小学文化的人,竟然知道国内这些设备部件不好用,而且还能将这些准确的写下来。这莫非就是其对于机械有着独特的痴迷和天赋?”

“可是这些部件价格真的不便宜啊。”

“确实价格不便宜,我已经查了好多进口的,现在国内都买不到,还需要从国外找人去买,花费会更大一些。不过你有没有想过,花费这样大,我倒是觉得这更是好事儿了。你想啊,这样专业,这也侧面证明赵昌盛可能并不是咱们认为的泥腿子,咱们找其改造尝试,还真有可能是找对了。”

“但愿吧。”

第三天数控技术员,以及车床,电焊,组装工等等都到位了,这赵昌盛也开始吃住都在厂里了。

而王宇和宋旭鹏为了积极配合,那也是轮流的在厂里进行着陪同协助。

或许是认真努力真的会有回报,半个月后,一台有待完善,但是却可以投产的地瓜干生产线竟然真的成型了。

看着这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地瓜干,王宇和宋旭鹏品尝了一下,都是不由得惊叹不已。

因为其味道和品相,与手工生产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差别,最为主要的是实现了量产。

而此刻王宇和宋旭鹏更加相信“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了。

对于这样的成功赵昌盛那更是兴奋和开心,但是对于王宇和宋旭鹏要给其高额酬劳的时候,这赵昌盛却是拒绝了。

他说太多的钱财会让其对机械的研究变得不纯粹,执意不肯要。

最后王宇和宋旭鹏只能以雇其作为厂区里的机械顾问,然后以其研发琢磨设备资金扶持为由,才将这些其该得的酬劳用在了其身上。

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还会有意外收获。这是努力的人最大的幸福。

相关推荐:美满人生情深不惑:首席掠爱成瘾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异世不惑仙极品医武豪婿盛世娇宠:不良王妃撩又甜甜妻要乖:不良总裁请走开不良萌妻:敲诈个总裁带回家不良萌妻三十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