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明宦 >明宦

第二百八十五章 国之命脉

“唐大人客气了。”,陈道亨连连摆手推辞。

“陈大人莫非是看不起唐某?”,唐旭却是一脸的不高兴。

“唐大人这是什么话?”,陈道亨骇然:“在陈某看来,如今朝廷里能称得上国之栋梁的,除了几位阁老之外,就是唐大人您了。”

“那为何陈大人迟迟不肯直言?”,说话间,茶水已是送来,唐旭只是把茶杯端到鼻子下面闻了一闻,又重新合上。

“这……”,陈道亨口中略微停滞片刻之后,突然也是哈哈大笑起来:“我且是说,这赵彦未免太过小心了,况且凭唐大人的机智,又哪里瞒得过。”

“唐大人莫怪,倒不是我等有心想要瞒过大人您,而也是为国家社稷计。”,陈道亨自己先泯了一口茶之后,面带几分歉意,向着唐旭说道:“唐大人也当是知道,如今朝廷大军正在辽东与建虏鏖战,太仓开支早就不堪重负。”

“山东一地,虽然比不得江南和湖广,却也是朝廷的兵员和赋税重地。更有大运河半程贯穿其中,实乃我大明朝的命脉。”

唐旭只是点头不语,陈道亨这话虽然说的是套话,可是却也是实情。

放到四百年后,可能很少有人会能理解这条京杭大运河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王朝的紧要。

实际上,自从春秋时,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段支流邗沟开凿以来,就一直在深深的影响着历史前进的步伐。

公元前四百八十六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国争霸,在江淮之间筑邗城,通邗沟,始为大运河之初。而当日的邗城,也就是今日之扬州。

此后,经历朝历代不断掘进,终于形成了从京城至杭州府,连绵上千里的大运河。

因为这条大运河,朝廷甚至分别在清江浦设漕运总督府,在济宁府设河道总督府,专门管辖运河漕运交通。

民间又有言云:“天下钱粮,半出东南。”

若论产粮这一块,兴许除了江南还有湖广,有巴蜀。可是太仓里的银钱度支,却近半靠的是江南赋税。而这天下一半的赋税里头,扬州又占了东南一半。细算下来,只是扬州一地,就占了大明朝银钱收入的四分之一。

后世的人,兴许提到扬州当年的富庶,就会想到扬州的盐商。可是大部分人却是恰恰忘记了,扬州并不靠海,是不产盐的。

而扬州之所以富商云集,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京杭大运河。

连接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扬州与贯通东西的长江相汇,形成一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赖着长江与大运河两条水道,扬州一地北可上京城,南可达江南,西可入湖广,东可连外洋。当日之扬州,正如今日之上海。一条京杭大运河,足足延续了扬州上千年的繁华。

可让人担忧的是,这条大明朝的大动脉,如今却有被扼断的危险。

几乎只是一夜之间,滕县,邹县两座县城便相继陷于贼手。

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唐旭不知道,因为这段历史已经变得让唐旭根本无法按照书本去对照了。

在原来那段历史上,王好贤一直都呆在北直隶,可如今他却在山东,之前还抽空去了趟京城,试着问候了一回朱常洛。在书本上,徐鸿儒原本应该是在巨野,可他如今却在邹县。

不过好在有用的东西还是能找到一些的,比如在这几人起事之前,弘封教的教徒,总数曾经达到过两百万之巨,而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聚集在北直隶与山东境内。

也就是说,在山东境内的弘封教教徒约莫也会有百万之数,比之陈道亨所说的数十万还要多上许多。

当然,唐旭也知道,这些所谓的百万教徒,并不是所有的都会脑门发热,跟着王好贤和徐鸿儒这几个揭竿而起。比如其中定然不乏上了年纪的明朝大妈,这些人让他们省些口粮“敬神养事”兴许还可以,让他们造反恐怕溜的比谁都快。

但是这百万人中,会有个十分之一愿意追随,那么也已经是一个非常骇人的数字,如果再加上挟裹的百姓,齐鲁之地恐怕多有糜烂。

而在滕县和邹县相继失陷之后,京杭大运河几乎已经等于是被拦腰截断。来往的客商官船要想从此经过,必须在贼寇的眼皮子底下走一遭。

对于这些乱军的性质,唐大人也是极为了解的。虽说包括这次弘封教举事在内的众多农民起义,在后世的课本上都给予了肯定的正面评价,冠之以起义之名。

可是正如诗中所写:“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任何其他行为对百姓人家的伤害,都比不上战乱。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天下太平”才会成为中国百姓数千年来最大的愿望之一。

这次弘封教举事,虽说起初参与的大部分都是教徒,可是其中混杂的地痞无赖也不在少数。这些人便是雁过也要拔根毛下来,更别说眼前这条流金淌银般的大运河了。

偏偏来往的客商也不是傻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至于路过的漕运官船,这些贼寇们是断断也不会放过的。

如此一来,一时间这条大运河便几近于无,朝廷的赋税兵员,必然大受波及。

“两位大人的意思,是想让唐某领军平叛?”,兴许是不想再和陈道亨多绕圈子,唐旭直接开门见山。

“领军鏖战,我齐鲁境内倒还有几个可用之人。”,陈道亨绕了半天,差点把自己也给绕进去,如今听唐旭说的直爽,反倒是大大的松了口气:“大人尊贵,只需居中调度便可。”

自从戚继光和李成梁等人相继离逝之后,大明朝可用的将才并不多。杨镐早在两年前的萨尔浒之战之后就被打回了原形,如今正在蹲着号子等候最后的宣判。

熊廷弼的名气倒也是不小,可惜他如今在辽东。辽东如今形势也同样危急,不可能转回到山东来。

除此之外,也只有经历过北关之战和平了西南奢崇明之乱的唐旭了。

如果唐旭还在京城,兴许山东巡抚赵彦和河道总督陈道亨兴许还会考虑其他人选。可偏偏如今唐旭就在山东境内,还和贼寇第一个照面,赢的干净利落,这就不能不让赵彦和陈道亨动起心思了。

“可唐某并非领军之将,若要唐某调度,也须得要朝廷明发上谕才是。”,唐旭点了点头,既没有推辞也没有应下。

唐旭这一回,原本是要南下的。可是如今既然道路被阻断,不管是掌军也好,或是旁观也好,都只能暂且留在这济宁城里了。

“赵大人想请唐大人与我二人一起,联名向朝廷启奏此事。”,陈道亨不慌不忙的说道。

“唐某答应便是。”,唐旭不禁讪笑一声,点了点头。

这赵彦与陈道亨两人,虽然都只是封疆在外,可是若论起狡猾的程度,一点都不比朝廷里的那些老狐狸差。

自己若是不在山东,或者不联这个名还好。只要自己写上了名字,便就已经被拖下了水,十有八九少不得要出力。

这两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抓来自己这个壮丁,还不用去看朝廷里那些上官的脸色。

“陈某便替这齐鲁之地的百姓,先谢过唐大人了。”,见唐旭终于答应下来了,陈道亨顿时也是大喜,站起身来走到唐旭身前深一作揖。

“陈大人不必如此。”,唐旭也是连忙起身扶起:“大人一心为国,唐某也是佩服的紧。”

“要等待朝廷的上谕,恐怕还须几日,这几日里,便请唐大人在这济宁城里稍事休息。”,陈道亨重新坐下身后,继续开口说道:“如今乃是非常时期,大行酒宴怕是不妥。今日晚间便由在下做东,请唐大人及家眷一行至寒舍小酌几杯,算是接风。”

“那唐某也不客气了。”,唐旭听陈道亨要行的是家宴,心知已是有心想要交纳,于是也不推辞。

在大明朝的官场上,结党造势,呼朋呐友虽然不大合规矩,可是人情往来自古有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来的好。

“只是……”,再稍坐片刻之后,唐旭端起茶盏吃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又开了口:“唐某虽愿与诸位大人同心协力,可这钱粮兵员之事仍还得劳烦两位。”

唐旭毕竟不是山东本省的官员,按照唐大人的想法,赵彦和陈道亨两个既然拉了自己下水,那么所需的钱粮兵员的事情,自然应该由他们负责,自己只管一心平叛便是。

“这……”,岂料唐旭话音刚落,陈道亨却是为难的皱了皱眉头。

这都有问题?唐旭也跟着皱眉头。自己是锦衣卫里的官,不是济宁卫,济南卫里的官。一个特务头子领军打战,已经算是兼职了,难道就连钱粮兵员都要自己想办法?这天下究竟是姓朱还是姓唐了?

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若是遇见这样的事情,唐大人也为难啊。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我在现实刷副本斗罗:我的武魂是哥斯拉修仙从女婿开始吞天至尊开局一间铁匠铺逆世神尊总裁宠妻百分百重金属外壳鸣人的人生体验游戏喋血漂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