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情锁未央:不承帝王恩 >情锁未央:不承帝王恩

第二十三章 妙计施救 上

“舅舅,朕可等了你很久了。”刘彻一早便候在宣室里,直到见到武安侯进门,这才舒开始终纠结的眉头。“陛下这是……”田蚡虽低着头,但却时不时抬起眼来看刘彻。

子夫在一旁看着这个国舅级的人物,第一印象不太好。如果没有记错,作为外戚,田蚡可实在没多大作为,文不及窦婴、武不及卫青,似乎汉帝的舅舅辈们,就数他最无能。而且,他好像还和淮南王勾结密谋篡位①!天下竟然还有舅舅帮着外人谋划自己外甥的事情,不知算是可笑还是可悲?

可是此刻,刘彻在朝廷中能推心置腹的,居然只有这个武安侯田蚡!

“舅舅自从辞了太尉之职,倒是清闲不少。”刘彻道,“昨日宫中接获东瓯求援……”“陛下原来是说这件事,”田蚡微笑,“臣已然听说了。”“舅舅可知闽越与东瓯的瓜葛……”“臣略知一二,想来便是那刘濞之子刘驹居中挑唆……”

刘彻点头,“舅舅也是经历过七国之乱的,该是了解其中的状况。此次东瓯前来求援,我汉室该是出手抑或袖手?”田蚡抬头看着刘彻,忽而问道,“听说昨日太皇太后已召集众臣商议过此事……”刘彻静默片刻,才道,“许昌、庄青翟之流的,都不赞成出兵,以不变应万变……”“那……太皇太后呢。”“皇祖母……没有表态,”刘彻道,“不过……她说能不打仗总是好事。”

“那就是了。”田蚡呼出气来。“舅舅什么意思?”刘彻看着他,面露困惑。田蚡慢条斯理,“太皇太后的意思便是朝廷的意思,朝廷的意思便是……陛下的意思。”刘彻愕然,站在一旁的子夫也愕然,均没想到理应站在刘彻这边的田蚡竟然倒戈相向。

“舅舅觉得这次东瓯之事不该管么?”刘彻不死心,“东瓯也算我大汉的臣属国,人家都求上门了,我们还置之不理,实在有损我汉家颜面!难道那区区闽越国也让汉军望而却步了?”“陛下,话虽如此,闽越国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地方,只是此次兵祸着实离着我大汉远了些……”“远?那吴越郡不就在东瓯边上?何况远就不管了?”刘彻反驳。

“陛下,您该明白朝廷现在的状况,太皇太后不愿打打杀杀,那便是了。” 田蚡依旧不痛不痒,“闽越、东瓯实属蛮荒之地,怎么斗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何苦横插一杠子?要是真的动用大军开往闽越,不但路途遥远军士疲乏,就是那粮草不也白白耗费?赢了没什么好处,输了可当真要丢大面子。臣以为,还是不救的好。”

刘彻看着田蚡,半晌没吭声。

田蚡抬起头来,“陛下……还有什么事么?”刘彻捏着手中的笔,从齿缝里蹦出几个字,“没事了。”“那臣告退了。” 田蚡作揖,立起身来。刘彻抬眼看他,也不说话。“噢,臣还要去探望一下太后。” 田蚡道,说完转身离去。

刘彻看着他慢慢出了宣室,直到走得没影了,突然绷紧脸面,“啪”的将手中的笔狠狠摔到了书案前的青石地上。子夫吓了一跳,来不及去捡,又听得“唰啦啦”的一阵,刘彻面前的奏折竹册立刻尸横遍野。

“你生气就生气,为什么要拿这些东西出气?”子夫过去,弯腰半跪在地上,一册一册将竹简拾起卷好,“武安侯不同意发兵,也该是意料中的事么。”“我可没想到他居然这样胆小怕事,”刘彻忿忿,“想当初七国之乱的时候,母后曾说他还鼓励母后劝解父皇出兵呢。现在倒好,官做大了胆子却没了……”“武安侯总有他的考虑,”子夫将竹简重新放好,对着刘彻,“他不是皇帝,怎么知道你的心思。”

“可是,皇祖母也不同意出兵。”刘彻蹙眉,“昨日听她那口气,便是不同意调用虎符发兵,要不然,许昌、庄青翟他们也不会那么有恃无恐。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可人家都求到门口来了,我们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那也太丢大汉的脸面了!匈奴打不过,倒连闽越国也管不了了?这样下去,以后谁把我们大汉放在眼里?”

子夫不语,拾起地上的笔,又用袖幅抹去一点点墨渍。

“子夫!”刘彻似有些气急子夫的无动于衷,伸手去拉子夫的手。子夫轻轻褪开,看向他,“你想发兵?”刘彻眼睛一亮,子夫却撇嘴,“你凭什么发兵呢?”“我不就是为了这个发愁?”刘彻耷拉下脸,“自上次皇祖母撤了太尉,取了虎符,我就一点权力都没有了。本想拉拢舅舅说上话,没料到……”

田蚡怎可能为了东瓯小国得罪窦氏一族?子夫心中暗暗嗤鼻。

“武安侯要能说的上话,也不用巴巴等你今日请他进宫了!”子夫提醒,“就是他同意发兵,太皇太后也不会听他的。”子夫很认真的想着,“当初太皇太后撤了武安侯的太尉,就是不喜欢他过问军务。没有虎符,骁骑军、骠骑军、车骑军你就一个也指望不了。”“可是昨日程不识也说要是见死不救,分明就显得我们服软了……”刘彻嘟哝。

子夫抬头,“程不识这么说……”“他说到底管不管,还是皇祖母说了算!”刘彻摇头叹道,“这个程不识,也是个滴水不漏的人。”“那可当真没人能说话了。”子夫耸肩,“看来大家都不想过问东瓯的事情。”

“要是窦婴在,我管保他站在我这边。”刘彻道,“可他就是臭脾气,称病称病,都病了大半年了,也不见好!”“远水也解不了近火。”子夫宽慰道,“就是魏其侯来了,能把虎符从太皇太后手里给你取来?”“至少能说上话啊,”刘彻道,“哪像现在,那群老东西,都一个鼻孔出气!什么以不变应万变,废话!”

“其实,要在太皇太后面前说上话,”子夫咬唇,“你应该去找……”“找谁?”刘彻睁大眼睛,看着子夫,突然摇头,口气强硬,“不去,别再提她!”“可是长……”“说了不许提,”刘彻打断,“上回你的事我已经作罢,没道理朝廷之事也要扯上她们!我这皇帝难道当真离了她们就不行了?”“我不是这个意思,”子夫道,“只是你说,要得不到太皇太后的首肯,你调动不了三军……”

“调动不了就不用,”刘彻有些烦躁,“程不识动不了有李广,李广找不到我用别的,我……我有卫青!”情急之下,刘彻脱口而出,突然眉头打开,“就是啊,我有卫青,我可以用卫青!”子夫一下没反应过来,却看到刘彻有些雀跃起来,“看我,竟然把卫青给忘了,我还有期门军啊!他们在上林苑练了这些日子,也该找机会实战一番了!对对,就用卫青!”

“卫青才几百人……”子夫道,“你想用几百人去平复闽越国的兵变?”感觉有点天方夜谭么。刘彻闻言安静下来,似乎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又锁起了眉头,“如果没有虎符,卫青他们也没法子出长安城。”他道出了症结。

“你……想好了一定要发兵么?”子夫看着他。他不假思索,点头,“当然。那闽越区区万人之军,就让我们退却不前,不是大笑话!要连东瓯都救不了,还谈什么打击匈奴?”“嗯,昨天太皇太后是怎么说的?”子夫突然转了话题。刘彻面露不解,但还是如实道,“皇祖母说管是不管,都是学问。打仗总不好……”“那如果不用兵,太皇太后会用什么法子?”子夫问道。刘彻一愣,搔了搔头,“不发兵……最多派遣调停使劝和。”“那……这调停使能不能由你做主?”子夫又问。刘彻看着她,“……应该可以,只要不发兵,皇祖母该不会管那么多。”子夫点头,“那就成了。”“成了?”刘彻满脸不解,“什么意思?”

子夫看着他,不说话,突然笑了。刘彻更是茫然,对着子夫的笑容,摸不着头脑。

注①:《汉书》淮南王传记——刘安友善太尉武安侯田蚡,(田蚡曾在刘安入京时)与私语曰:“方今上无太子,宫车一日晏驾,非王而谁可立者?”淮南王大喜,厚赂武安侯。(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幼崽期的邪恶魔王抢我小饼干荒古神域所有人都以为我也重生了北美1776难消帝王恩雷震八荒被迫登基后我爆红星际那就先来个世界冠军吧![田径]在系列文里修bug绅士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