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情锁未央:不承帝王恩 >情锁未央:不承帝王恩

第六十一章 外朝内廷 上

回到车队,刘彻颇有些奇怪于将士们的鼓噪和议论,低头吩咐了卫青几句,才拉着子夫上了车辇。整装、换衣完毕,掀开一侧的窗帘,卫青已候在外头。“怎么回事?”刘彻问道。

“陛下,臣去问了几个将士,他们都说这个村子住着个活神仙,本事大得很,能通晓过去未来。刚才,陛下和太傅离开的时候,就巧那神仙人物走过,因见了一面,所以众人纷纷议论其真假。”卫青答得简要,不过条理清楚,一听就懂。

“活神仙?”刘彻很有兴致的挑起眉来,“究竟怎生模样?知道他叫什么么?”

“回陛下,叫——李少君。”

一听“李少君”这个名字,身旁的子夫突然提了神,直觉分外耳熟。趁着刘彻和卫青交头接耳的片刻,努力想着该在什么地方听过这个名字!活神仙……活神仙!江湖术士才是真的!子夫听到刘彻又说,“要真灵验,改天让他进宫来,朕亲自问问。”言毕,放下车帘嘱咐启程。

刘彻的不热络让子夫颇有些意外。史书上说,汉武帝是个狂热的神仙迷,求仙祈福盼望长生之心直逼秦始皇,可是眼下,来了个“活神仙”,他却怎么一点不来劲呢?

“阿彻,那李少君算是个什么人?”子夫好奇的去问。刘彻睁开微闭的双目,“怎么?你对他有兴趣么?”“我……好奇呀。”子夫骨碌碌转着眼珠,“为什么说他是活神仙?”刘彻看着子夫,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编了些玩意儿唬人,你啊……”抬起手指轻点她的额头,“我记得你说过,这世界上根本没有神仙……除非是你!”

“咦,什么呀!”子夫皱着鼻子,忍不住笑了,“谁是神仙,胡说八道!我说那李少君……”“那李少君有什么本事,我也没见过,”刘彻接道,“不是让仲卿去看了么,要真有些能耐,就带回宫去为朝廷所用,否则……”他扁了扁嘴,“这儿山清水秀的,就让他继续留在这里作他的活神仙!”

子夫笑了出来,“你真是……”“我什么?”刘彻也笑。车厢甚小,一个颠簸倒在了他怀中,刘彻便抱个满怀,“神仙都要羡慕我们……”凑着子夫柔柔的发丝,悠悠道。

回到宫里,刘彻将疲惫不堪的子夫送回寝宫去休息,便立即到宣室同卫青议事。

“陛下,雁门、云中已上折子,李将军和程将军已经率军到达驻扎……”卫青看着手里的折子,面露兴奋。“他们可真是行军神速,”刘彻点头,一边翻着书案上堆的老高的竹简,“朕相信有了程、李二人驻守云中、雁门两处,匈奴定不敢随意进犯。”

“陛下,现在这样一动,朝廷必然能领会陛下对待匈奴的决心。”卫青合上奏章,看向刘彻。刘彻抬起头来,“就要让他们知道,恭俭清静的日子,到头了。”轻轻吞了口气,刘彻撇起嘴角,“你是没看到,一提起匈奴,那些面色发白的嘴脸……匈奴就不是爹生娘养的?做什么一提到他们个个如丧考妣!”

“毕竟大汉朝几十年来的国策……”“国策怎么了?”刘彻瞪眼,“国策也是应时而需。不合时宜的,就要改!”“陛下,”卫青略有些犹豫,“朝廷里的大人们未必都如陛下这般雄心壮志……”“所以,朕要贤人良材!”刘彻捞起了一旁的好几封竹册来,“上一回招贤纳士就有好些朕看着不错,朕这几日想了好几次,这些人……就要用!马上用!召集起来以后便在这里同朕议政决策,定夺国事……”

卫青听罢微张口,被刘彻的建议弄愣了,“议政国事?那不该是丞相、御史大夫……”“他们……以后负责外朝执政,”刘彻露出深邃的笑容来,“朕要召集的这些人,以后只管在建章宫、宣室阁行走,是为——内廷。”“内廷?”卫青不解。

“内廷!”刘彻点头重复,也不多做解释“人来了,你便会明白。”摊开一封封的竹简,刘彻看着上头的名字,“公孙弘、徐乐、严安……这些都不错,即日便可宣他们入宣室来见。嗯,这个公孙弘……朕记得他建元年间就曾经参加过招贤,后来给了官职又辞了不做,这次倒又冒了出来……可有些意思。”

抬眼去突然看到卫青欲言又止的模样,刘彻笑了笑,放下手中的笔,“仲卿,有话说?”卫青咧开嘴,看着刘彻,“……没有。”刘彻却想了一下,抬起手来,“朕想起来了,你曾跟朕提过一个人……叫做……”刘彻眨眨眼睛,却死活报不上名字。

“陛下,他叫主父偃!”“对……主父偃、主父偃。”刘彻点头,“你也跟朕提了几次了。不过朕总是没时间……”“陛下国事烦劳,臣不敢擅夺。”“说说,那个主父偃,究竟如何?”刘彻低下头去,一边问一边翻看着书案上的册子,“仲卿,朕知道你也是个有眼光的人,能结交些能人、贤人……”

“陛下谬赞了,”卫青憨厚的笑了笑,“臣结交的也不过是些布衣、同袍。”“主父偃……朕记得听你说过,该是个饱学之人……”“他是齐人,治学几十年,很有学问和抱负,”卫青道,“只是脾气有些……狂放,所以总感叹不遇明主。”“狂放?”刘彻挑起了眉,“仲卿,想你如此内敛、规矩之人,竟能同主父偃之流有所结交,朕……可小觑你了。”

“陛下折煞微臣,”卫青颇有些尴尬,“其实当初臣……也是在酒馆中遇到了主父偃,因相谈了几句便同他喝了一回酒,才发现主父偃满腹经纶,却是投主无门,故向陛下大胆推举此人……陛下、陛下……”说到一半,突然发现刘彻凝了心神,居然聚精会神在看案上的书简,于是住了口。

大概有半盏茶的功夫,刘彻这才抬起了头,翻到竹简的尾端,眼睛瞪圆起来,“——主父偃!”“什么?”卫青有些不明白。刘彻却是举起了那封竹简来,“主父偃,好个主父偃!仲卿,你看看,人家已经等不及你卫将军的举荐无效,自个儿上书自荐来了!”

“自荐?”卫青也很是惊讶,“陛下是说,这封奏呈是主父偃……”“就是他的自荐信,”刘彻笑容现出来,“朕果然是疏漏了,这个主父偃,有些能耐!他也懂《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说得好,把这几句话扔到朝廷里去,看看那些怯战思安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恭喜陛下,又得一贤才良人!”卫青低首,带着笑容。刘彻不掩满意之情,“仲卿,你啊你啊……对了,这个主父偃在哪里,立即召其入宫,朕很有兴趣见见这个狂生,迫不及待!”

当子夫端着几碟精心烹制的小菜到宣室去的时候,看到的景象当真大出所料。书案上是堆得高高的竹简,倚着墙挂着一大幅西北疆域图,上头的好几处均有红色的墨痕,或划圈或打叉或上杠,,竟还有远远一块上头写着个龙飞凤舞的“霍”字,子夫认出那是刘彻的笔记,只是那地方……心知必是他和霍去病两人搞的什么把戏。

离着窗子的空地上,是用石块圈出的两尺来方的阵地,里头洒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子,一瞧便知又是小霍将军的杰作!子夫将托盘放下,对着狼藉满地的宣室哭笑不得,自从霍去病进了宫,这样子的“战场”该是见怪不怪了。也真真弄不懂这对君臣,搭在一起还真是能起化学反应的,霍去病小小年纪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赢得刘彻的信任和善待,靠的难道不是“缘分”二字?

“小唐、小唐!”子夫提高了声音喊。“太傅?”立刻就有人跑了进来。子夫皱眉,“皇上呢?还有去病呢?怎么宣室弄成这样子?”不过请了一天的病假,刘彻的办公室几乎都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不由不让子夫怪责小唐的偷懒。

“噢……,皇上带着霍少爷去御花园遛马了,这儿……皇上刚才在这儿看折子,说是不让动……”小唐低头哈腰,说的谄媚。子夫却瞪大了眼睛,“遛马?御花园里面遛马?”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小唐点头,“那马儿……还是大行带进宫来的。”子夫又惊讶了,“王恢?”他难道不知道这不符合大汉宫规的么?连忙往外头去,“皇上去了多久了,你呀,也不知道拦着么。”边说边摇头,“小唐,我不是关照过你,给我好好看着皇上么……”“太傅,那、那……可是皇上哎!”小唐跟在后头,苦起脸,“奴才……奴才只能照着皇上说的去做,要看着皇上……奴才可有几颗脑袋?”(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幼崽期的邪恶魔王抢我小饼干荒古神域所有人都以为我也重生了北美1776难消帝王恩雷震八荒被迫登基后我爆红星际那就先来个世界冠军吧![田径]在系列文里修bug绅士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