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情锁未央:不承帝王恩 >情锁未央:不承帝王恩

第五章 帝侯难辨 下

不过才几步路,突然又想到自己不是因为迷路才跑到这儿的么?眼下这样黑漆漆的出去,又不知会跑到哪个主子的跟前去。与其撞个生人,还不如让刘彻找个人把自己送回宣宁宫去。还有,跟他说,既然自己已经看到皇帝了,明儿个就可以让公主来接自己出宫了。这皇宫大院啊,包括皇帝本人,都是有些奇奇怪怪的主儿,能少呆还是少呆为妙。

“我……不认识路,”对于自己的路盲,子夫总有些不好意思,“你能不能……呀,你怎么喝这么多酒?”盯着他看才发现他居然一杯接着一杯没停地灌自己,子夫感觉他不太对劲,“喝酒不能解决问题的。”

似乎没有想到子夫会开口劝自己,刘彻转过身来,看着她。依旧是那张恬静的脸,还有透亮的眼眸,刘彻忽然有些舒畅的感觉,看着她就很安心很平和。“有什么事情不开心,也不能拿酒来解愁么。”她又道,声音柔柔的。

“你……可以留下陪朕一会儿么?”他不由自主地请求,看着她满是期待。“啊?”子夫一愣,不知道怎么回答好。见她没有点头,刘彻强笑一下,“卫姑娘不愿意,那就算了。……朕找人送姑娘回去。”听到这句话,子夫心头一喜,看来他还是挺通情达理的。

“那……你别再喝了。”好心关照一句,却发现他充耳不闻,自己边说着他边又喝上了。“你……”想也没想,上前去夺了他手里的杯盏,“你怎么不听我说话呢?”刘彻没想到她会来夺自己的酒盏,一松手便放开了,也不说话,转过了身去。子夫惊讶的发现他眼里的亮光……

放下酒盏,立刻转过去看。刘彻又侧头躲开,这次子夫却不强他了,只是拉住了他的衣袖。“你……你有心事?”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子夫连忙放开手,有些嗫嚅,“对不起……我不知道你心情不好。我……我还是走吧。”

“别走!~”刘彻见到子夫转过身,想也没想,拉住了她,“卫姑娘,能不能……别留朕一个人……”“我……”子夫深感不妥,非常的不妥,可是面前刘彻的目光又让她硬不起心肠来说“不”,一时沉默。

见她不出声,刘彻心中泛出一丝失落,手落下摸到了酒盏,于是抓起……“别喝了,”子夫眼尖,拉下那酒盏来,“你不喝酒……我就留下来。”“好,朕不喝。”刘彻松开手。见到暗夜里的子夫轻轻皱了皱眉,反手脱下了身上的衣袍。

“夜里风大……”“不,不用了。”子夫又是一惊,推托开刘彻的外套。在这君王至上的年代,帝王的衣服能随便往身上套么?“卫姑娘,这样嫌弃朕么?”刘彻看着她。“不不不,当然不是。”子夫摇头,寻着说辞,“我……我没事。可是你是皇帝……”“皇帝也可以照顾别人的,”他道,还是将那衣袍披了上去,子夫仍想推辞,但皇帝的命令该怎么推呢?一时半刻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自从知道平阳侯就是汉武帝,子夫发现自己一向伶俐的口齿和脑细胞竟然失灵了。

“你心里不痛快吧。”带着他身上的温暖,子夫开始为他考虑起来。“朕……”他抿嘴,定定地看着夜空,“朕是皇帝,是不是不应该不痛快?”“皇帝也是人,当然会有不痛快。”子夫并肩而立,歪着头看他,“是不是朝廷里的事不顺利?”刘彻闻言,豁然转身,“你……怎么知道?”

自然是猜的,子夫暗暗想。能让汉武帝不痛快的事情,除了朝廷里的那档子东西还会有什么?难道还会为了后宫烦恼不成?何况,子夫知道刘彻初即位时的政途可是一点都不顺畅的。

“我入宫的一路上,听公主说起过皇上的政令,”子夫灵光一闪,想到了理由,“公主说皇上这次要整顿诸侯、规制人心,可是一定会引起太皇太后的不满……”“皇姐也是聪慧之人……”刘彻点头,“卫姑娘,你是不是觉得朕真的操之过急了?当日在酒肆里,你曾经跟朕说,凡事都不能太过于急躁……”“我……是说过。”子夫有些不好意思,如果当日就知道面前这个就是汉武帝刘彻,自己可不会那样大言不惭的,“我不知道你……”

“不知道才会说真话,”刘彻叹道,看了一眼略显小心翼翼的子夫,“卫姑娘,朕是皇帝就这样让你拘束么?竟然连真心话都不敢说了。”“当然不是,”子夫连忙摇头,“我只是一下子没有习惯而已。”轻轻吐吐舌头,子夫看了一眼刘彻,心里总觉得有点怪怪的。这个人……这个人怎么会是刘彻呢?

可他偏偏就是!哎,老天还真会作弄人呢。

静默片刻之后,刘彻轻轻道,“卫姑娘,你可知道,朕的新政完全失败了。”子夫微微一怔,新政?刘彻的新政?失败了?“皇上是指‘诸侯归就各国’的政令么?”刘彻看她,点了点头,苦笑,“还有别的,朕这次输得惨不忍睹……”“为什么?”子夫不是很明白。

“朕……今日失了左膀右臂,一日之内孑然一身了……”刘彻轻言,又看向夜空,“朕的新政,朕的远志……都没了。”“我……不明白。”子夫看着他。“你不明白?朕也不明白。”刘彻冷笑,“除了皇祖母,又有谁明白?”

原来是窦太后出手了!子夫心道。史书上本说过,窦太后不满于刘彻继位所搞的一系列新政,自是一手干预把政令给推翻了。难怪刘彻这样心烦意乱,一个人在这里借酒消愁。

“这次不行,下次再来么。”子夫找不到好的慰籍之词,信口诌来。“下次?”刘彻转头来,忽而又摇头,“你可知道,皇祖母今天做了什么?一个庄青翟,一道莫名其妙的奏折,七年前的奸利小事,就把朕的御史大夫、郎中令给下了狱①!新垣平,皇祖母竟然说他们是又一个新垣平②!那庄青翟是什么?许昌又是什么?是张良还是萧何?朕看不过又是曹参之流罢了!”

子夫费力消化着刘彻所说的这一大番话,尤其是他一古脑儿蹦出的这么多名字,大概又翻滚了几遍,方理出些思路来。如果没有记错,刘彻所说的御史大夫应该是赵绾,郎中令则是王臧了。

果然,刘彻接下来的话便应证了子夫的猜想,“赵绾、王臧忠心耿耿替朕出谋划策,辅佐朕做了许多有益于朝廷的事,可是皇祖母……就因为他们提出要朕亲政,凡事毋须奏请东宫,这就错了?”稍稍停了一下,他又续道,“就是错,难道错到削官革爵,下狱问罪?”

他看着身边的子夫,带着自嘲,“为什么不说话?是不是你也觉得朕说的不对?”“没有,”子夫见他问到自己,连连摇头,“我没有说你不对,只是……这些朝廷大事。”她抿了抿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说吧,朕面前,还有什么朝廷大事?”刘彻道,“皇祖母所说的,才是朝廷大事!”

子夫当然知道刘彻这是气话,也不反驳他,想了又想,才道,“皇上……可记得一个人?”“一个人……谁?”“晁错!”

“晁错?”显然是没想到子夫会提到此人的名字,刘彻一时惊讶,微瞪着双目接不上话。“是,晁错。”子夫重复,证明他没有听错。“他……”“景……不是,先帝在位时,晁错就是御史大夫,他曾经上书先帝……”“削藩!”刘彻接口。子夫点头,“就是削藩!皇上,晁错的建议是对还是错?”

刘彻皱着眉,思索片刻,才开声,“对了,也错了。”子夫问,“什么意思?”刘彻道,“削藩是对,诸侯国君仗着自己是高祖的嫡系子孙,个个居功自傲尾大不掉,不削藩不能维护汉家的江山稳固……”“那错了……”“错在时机,既不做诸侯造反的准备,又不安排对战的措施,其实根本就是一场冒险!”

子夫见刘彻说的明白,笑笑,“皇上,你既能对晁错之事分析的如此透彻,为什么真的事到临头,却对自己参详不透呢?”“你……”刘彻哑口,惊愕的看着子夫。子夫又道,“当年先帝若没有条侯、魏其侯的奋勇围剿,那吴楚之乱断不会在几个月就灰飞烟灭。可是皇上,现在你身边可有当年如周亚夫、窦婴之贴心忠贞的治军之人么?”

刘彻怔怔退了一大步,看着面容淡然的子夫,说不出话。这女子、这女子为何这样睿智而镇定?她三言两语竟说得这般犀利和尖刻!所有这一切,身为帝王,却是从不曾考虑过的?她……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是谁?”刘彻轻轻问。“我?”子夫看他,咬唇而言,“一个过客。”“不,朕要你留下来。”他忍不住拉住了她的手,“留在朕的身边,行么?”“啊?”子夫被刘彻的举动吓了一跳,慌忙抽出手来,退后,“皇上……”

“怎么?你不愿意么?”刘彻有些急,上前去。子夫连连后退,差点撞到身后的亭柱,“我……我明天就跟公主回平阳府去了。”“不,不行,”刘彻逼近,几乎贴着她的身子,垂目来看,对着她的眸子,“朕不要你离开,朕要你留在宫里,做朕的……太傅!”

注①: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上书武帝,请“诸政事毋奏东宫(东宫,即窦氏太皇太后所居地)”。太皇太后闻之大怒,密访绾、臧阴过以让上。遂下狱,皆自杀。王臧乃武帝为太子时之师傅,帝竟不能保全之。

②:新垣平,文帝时因欺骗皇上,罪名谋反。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被诛杀。(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幼崽期的邪恶魔王抢我小饼干荒古神域所有人都以为我也重生了北美1776难消帝王恩雷震八荒被迫登基后我爆红星际那就先来个世界冠军吧![田径]在系列文里修bug绅士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