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三国之顾盼生辉 >三国之顾盼生辉

335、335章魏王世女

“我要杀了他, 我要杀了他。”秦无已经驻守北地多年, 这一次随曹盼回来,因他拿下了南郡、宜都、武陵, 断了孙权据长江天险而守的局面, 立下大功, 曹操特意召秦无回来,意在封赏。

“回去。”曹盼也不问秦无要杀谁,只吐了这两个字, 秦无执着剑,看向曹盼, 带着委屈地唤了一声娘子。

曹盼很是想要捂脸, 还是忍住了, “有什么话回去再说。如今的你是什么身份,我们又处在什么局面。”

丢下这话, 曹盼已经翻身上了马,秦无拿眼瞄了曹盼, 可是曹盼已经掉转了马头准备一走了之, 秦无, 秦无能怎么办, 能只乖乖地跟着回去。

半路上碰到了周不疑与司马末策马而来, 两人看到曹盼身后的秦无都松了一口气,与曹盼见一礼,“娘子。”

“回。”这样的地点并不适合说话,曹盼这副回到府里再好好说的意思, 周不疑与司马末都明白。

一行掉转都往曹盼的府里去,墨问与崔申已经在内等着,见到周不疑他们回来,尤其是曹盼身后跟着的秦无,也都松了一口气。

“贾师傅回京后见过我阿爹几次?”曹盼入内而问了周不疑。

“一次。”周不疑回答,曹盼点了点头,一次,想必以贾诩的本事,一次也足以帮曹操下定决心。

曹盼入座,挥手让他们都坐下,曹盼面容沉静地道:“日后我希望你们比以前更谨言慎行。”

这是告诫,听在他们的心中就像是在敲着一记警钟,周不疑垂下眼眸第一个应了诺。

墨问接着应了一声,崔申与司马无名也一道应下,曹盼的目光落在秦无的身上,秦无依然委屈。

“他敢对娘子动手,这样的人就该千刀万刮。”秦无挥着剑一脸要给曹盼讨回公道的模样。

曹盼轻轻一叹,“你为我鸣不平,我该欢喜。我难道不想杀他?我想,想,但是我不能。”

“娘子不能,我能,我不能叫娘子如此委屈。”秦无接着话表露自己的想法,对于曹丕的杀意丝毫不曾掩饰。

“委屈?阿无,这世上谁能不委屈?”曹盼平静地说着,秦无却一个激灵,呆呆地看向曹盼。

“大王明知道他对娘子下毒手,为什么还留着他,留着他?”半响秦无反应了过来,问了这一句。

曹盼看着秦无道:“你那么聪明,你该知道为什么。父子亲情,哪怕人表现得再狠,事到临头了,总还是会舍不得的。我是他的女儿,难道他就不是阿爹的儿子?阿爹偏着我许多了,我留曹丕的命,只为阿爹。阿爹给我的够多,人活着,受那么一点委屈算得了什么,比起这天下人来,我已经好得许多了。”

“娘子。”秦无唤了一声,秦无那经过沙场洗礼的容貌除了成熟了些,越发的耀眼,依然透着一股阴柔。

这么一张受脸,天生的,怎么都变不了了。

“阿无,人不能钻牛角尖,真要计较杀不了杀曹丕的事,我是不是还得计较阿爹没有从一开始就处置曹丕?就像曹丕说的那样,我若是没能撑过来,这个天下还会是曹丕的。我要因此而怨恨阿爹?”

“有些话,我早就跟你说过,人活着,带着怨恨的活,总不如怀着旁人的善意活着。无论阿爹曾经做过什么,在我好好的活着的时候,他待我好,好得连曹丕都妒忌,我该为之欢喜,而不是去计较他没有将全部的喜欢都给了我。人,不能太贪心,知足才能常乐。”

曹盼的这些人里,因着秦无幼时的经历过于黑暗,而曾经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带着恶意对他,秦无一身戾气,曹盼很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这样的人对一个人好是真会把心掏出来的。

很幸运,曹盼是他想要付出一切待她好的人,所以,曹盼并不愿意伤了他的心,但是,他想做的事不能做,曹盼只能劝着他。

秦无看着曹盼,并不太明白曹盼这样的想法,曹盼与他招了招手,没有犹豫,秦无便走了过去。

“我们相识于年少,我们一同成长,你为我的委屈而不平,为了旁人想伤我而愿意不顾一切的去为我杀人,我很高兴。阿无,忍字是心上一把刀,这个世上,活到最后的总是最能忍的人。我不是一个能忍的人,但我为了阿爹,我忍了,所以我也希望你为了我而忍了。不单这一回,以后,或许你还得为我而多忍着点。”曹盼含笑地与秦无说着,秦无心中的戾气,随着曹盼轻声细语的说来,慢慢的平息了。

“如果这是娘子想要的,我会的。”秦无郑重地与曹盼承诺。

曹盼与他一笑,恍若星辰,让秦无不由自主的也露出了笑容。

“娘子,以后,我会为你平定天下,这个天下都将是你的。”秦无像是与曹盼许诺一般,没有人知道曹盼对他意味着什么,只有他自己清楚,曹盼是他的光明,为了这光明,他愿意付出一切。

“甚好。那,你喜欢的姑娘也该娶了。”曹盼与秦无打趣地说,秦无蹙着眉头道:“再晚些,我还没有教好她,这个时候不能娶。”

“娶妻是用来宠的,像无知,子长,他们皆如是,你倒是不一样?”曹盼对秦无的态度有些诧异,怎么看,秦无也该是他们之间最宠妻子的人才是,怎么听着不像。

秦无点头道:“他们娶的都是娘子身边的人,待娘子一片忠心。我娶的不是,但是她也要与我一般对娘子忠心才是。”

额,如此的答案让曹盼一顿,随之笑出声来,“不必如此,你娶的妻子,只要待你好,一心一意为你便罢了。”

“不。没有娘子就没有我,她要知道一点,嫁了给我,便要与我一般,一辈子都记得娘子的好。”秦无很坚持地与曹盼。

曹盼侧过头道:“我能见见你喜欢的姑娘吗?”

这回秦无难得地扭捏起来,“我,我不太想让娘子见她。”

扬了扬眉,曹盼倒是意外秦无竟然会不想让她见见,因是秦无的私事,曹盼也只知道秦无喜欢上了那么一个人,至于是谁曹盼没有让人去查,只等着秦无跟她说。

“阿无,你这都拖了多久了,再拖下去,人家小娘子都成老姑娘了,要我说,趁着你回邺城,娘子得空,干脆让娘子上门去帮你提亲算了,所谓教妻,娶回来再教也成。”墨问的年纪最大,他说这样的话来,颇是苦口婆心。

没想到秦无摇头道:“不,如果她做不到,我宁愿不娶。”

曹盼更觉得奇怪了,周不疑在一旁解释道:“阿无所喜之人有些不太对劲,恐是别有用心者。”

美人计,离间计,这些都是早有预料的,曹盼也不觉得奇怪。

“要我插手吗?”曹盼征求地询问秦无的意见,秦无摇了摇头,“不必,我虽喜欢她,但是天下之事,没有比娘子更重要的。”

曹盼还要劝劝秦无,周不疑已经抢过话道:“阿无心里有数,娘子难道还信不过阿无?”

秦无听着也认真地看向曹盼,曹盼挥手道:“哪里的话。只是你们都知道阿无喜欢的姑娘是谁,为何独独瞒着我?”

“他们与娘子不同。”回答她的是秦无,秦无像是要证明自己说的那样,认真地与曹盼道:“他们可以知道,而娘子,除非我决定把人娶回来了,否则就是不让娘子知道。”

曹盼是真的哭笑不得,怎么听着她像是大家长一样,经她看一眼,秦无就要把人定下。

“那先把你的剑收起来。”秦无如今手中还拿着剑呢,听着曹盼说话,秦无赶紧的将剑收了回去。

曹盼道:“北地已定,南边的诸将都是老将,你受封赏之后再南下,要多跟他们学学。”

“不错,大王手下猛将如云,有这些根基在,娘子的武将班底一时不成,让他们帮娘子调、教出几位将来亦是极好。”秦无这般地接话。

曹盼道:“良将难寻,如张辽张将军那样杀敌于千军万马前的猛将更是百年难得一遇。”

没错,哪怕曹盼有心培养武将,哪里是那么容易。

“将军嘛,都是从士兵开始厮杀出头的,娘子平定北地过于容易,这才弄不出几个将军来,往后与孙权、刘备两方对峙,有的是机会养出将军。”秦无如此地劝慰曹盼,曹盼一眼看了过去,“记住了,不管到了哪里,人才都给我捉牢了。武将需上阵杀敌而重要,以计而灭千军的人更是难得。”

秦无点头道:“兴教育,办私塾,娘子放心,你给我的盐利,我一分不少的都会用到百姓身上。”

跟了曹盼那么久,曹盼要做什么秦无早就已经摸透了,以前的时候还是帮着别人打江山,眼下曹操已经决定了选曹盼继承,将来这天下就是曹盼的,秦无只会更用心的想要将一切安排好,必让曹盼一统这天下!

“以后这天下还需得我们一起努力,结束乱世,一统山河,让百姓得以安乐,非我一人可成。”曹盼第一次显露出了她对这个天下的野望,目光看着远方,一干人齐声地道:“愿为娘子驱使,安天下,抚万民!”

清明时节,天下祭祀,于魏宫前,曹操加十二旒冕走在通往宗庙的路上,身后跟着的一身由曹操让人专门订制的黑色与曹操身上所穿的王服相似的服饰。

本来只是有所猜测的百官,见到曹盼身上的服饰时,不少人都倒抽了一口气。

曹植已经被杨修提醒了一句,如今看到曹盼那样尾随曹操走来,也同样露出了诧异之色。

“大王。”曹操与曹盼一前一后地走到了宗庙前,已经有人捺不住地出列而唤了一声,曹操威严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何事?”

“大王,以女子承爵,有违伦常,请大王三思啊。”那老臣苦口婆心地劝着曹操,曹操闻之而一笑,“伦常,伦常啊!什么叫伦常,父为子亲,君臣有义?明心是孤的嫡女,安定天下,抚民于乱,你与孤说说,孤的诸子之中,谁人能及?”

“你们平素不是总说非嫡立长吗?明心是孤的嫡女,孤的结发所出,纵是孤诸子之中最为年幼,总是孤的嫡女,嫡之一字,她占了。若以贤而论,你们,你们所有人,子建,你道你比得过你的妹妹吗?”曹操直接把曹植,这个原本最受他所喜欢,他愿意将王位传给他的人提了出来,直白而问。

曹植出列看了曹盼一眼,认真地道:“儿臣不及妹妹。”

这句认得心甘情愿,没有半分虚假。

“你们呢?”点了曹植的名之后,曹操扫过余下诸子,一个个平日里拿了曹盼不少好处的人,他们如今的好日子多是曹盼给的,忙不迭的摇头,“儿臣们自问不如妹妹。”

朝臣们只觉得一口血卡在喉咙,对于曹操这么多儿子,竟然没有一个表示反对曹操将王位传给曹盼,那也实在是服了。

倒是曹操笑出声来,曹盼呐,昔年的善因,如今得来这般的善果。人不怕对比,就怕没得比。曹丕如何,曹植如何,曹盼又如何?难道曹操的儿子们都是傻的,谁对谁他们好,跟着谁混有好处,他们不是早就已经明白了,也都选择了?

反正曹操的王位是没他们的份的,与其让曹丕得了,还不如让曹盼这个一直都照顾他们的人得了,至少将来不用担心会被亏待。

“曹氏的列祖列宗,他们,他们只怕不得安宁。”

好吧,曹操的儿子不给力,根本无心与曹盼争,那曹氏的祖宗呢?明明有那么多的儿子,偏偏让个女子承嗣,这祖宗还不得跳出来?

“大人此言差矣。曹氏宗族中以我最长,曹氏往日如何,今日如何,我都看在眼里,以明心承嗣,由明心带领我们曹氏更上一层楼,祖宗们在天有灵只会欢喜,岂会不得安宁。”

一个牙都掉光,说话都漏风的曹氏长辈站了起来,这一次宗庙祭祀就是这位长辈亲自来主持。

额,曹氏与夏侯氏自从跟曹盼混了之后,那是家家都过上了好日子,各家的子弟皆有所长,皆有所得,比起以前来那只会仗势欺人的模样好得太多了。

如此情形,他们曾经想都不敢想。

一切皆是曹盼所赐。曹操生了那样的念头,他们原本追随曹操,对曹操向来是言听计从,曹盼的为人摆在那头,他们难道不懂得怎么选?

一群人被这接二连三冒头的人都给弄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明明之前曹盼提议崔今以沥阳侯独女承爵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的人反对,为何如今,在曹操明明有诸子的情况下,曹操要将王位传给曹盼,他们却无反应了?

曹盼低头莞尔一笑,曹操已经开口道:“我儿上前,代为父,祭奠先祖。”

“诺!”曹盼作一揖,上前去,前着那布满曹氏宗亲的牌位前,曹盼执香行叩拜大礼。

余下之人皆尾随曹盼的动作而与曹氏的宗庙一拜,再拜。

“如此大好的机会,正好,宣读诏书。”在祭奠之后,曹操继续地发话,一干人都不由地看向了曹操。

荀攸手执诏书而出,他的双手在发颤,曹操见而道:“军师身体不适,周元直,你代军师宣读诏书。”

为六部尚书之一的周不疑被点了名,立刻地出列,“诺!”

小步地上前去,从荀攸的手里接过那份诏书,周不疑已经有所猜测,但真正打开看到了,周不疑才确定。

上头的笔迹出自荀攸,难怪荀攸无法镇定,在天下人的眼里怕是都以为曹操疯了吧。

是啊,这份诏书是曹操与天子请封,册曹盼为世女的诏书。

子为世子,曹盼既是女郎,便为世女,也不知道许都的汉帝是揣着什么样的心思在这份诏书上盖上他的玉玺的。

周不疑将诏书当众宣读,作为被册封的人,曹盼跪下谢过天恩,也谢曹操,双手接过诏书。

从此,曹盼便成了魏王名正言顺的世女。这样的消息从邺城传出,天下皆是一片哗然。

孙权原本还在为曹操有个如此出众的女儿,却无一子能及而高兴,等听到曹操竟然请封曹盼为世女,这是要把魏王的位子传给曹盼时,孙权惊得一下子跳了起来。

“什么!曹操他疯了?”孙权脱口而言。

下头的人也同样是在议论纷纷,任是谁都觉得曹操疯了,要不是疯了,放着好好的儿子不传位,竟然传给女儿。

“主公,曹操下此决定,如此天下便由曹盼执掌,这于我们不利。”陆逊在惊过之后指出他们将要面对的问题。

曹操诸子既无曹操之雄才,亦无曹操之气魄,随着曹操老去,他们正为之而高兴,也都在盼着曹□□,因曹操一死,那将是大好的机会。

权责转移,一个不如曹操的继承人,于他们而言实乃幸事。

然而这份高兴随着曹盼被定为继承人,都将荡然无存了。

孙权被陆逊那么一提醒也反应过来了,曹盼呐,那比起曹操来更难对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若是接位,这天下局势如何那就更难测了。

“不错,曹盼比起曹操来更难对付。”孙权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吕蒙道:“蒙以为,哪怕曹盼为世女,那也只是曹操决定的而已,曹操之诸子,必然不服。”

“主公,何不派人潜入邺城,引曹操诸子相斗,最好能将曹盼除之。”吕蒙给出了一计。

陆逊也同意地道:“不错,趁着这个时候天下皆因此事而轰动,这是一个机会,借刀杀人,既可重创于曹操,又能曹盼此大患。”

“你们以为我不想杀曹盼吗?不是不想杀,是杀不了。曹操诸子中,最有可能跟曹盼叫板的曹丕已经被曹操软禁了,余下曹操诸子,那最得曹操宠爱的曹植,他根本不是曹盼的对手,另外的人,你们怕是想不到,曹盼把曹操的诸子养得比曹操对他们都好。曹盼的纸利,盐利,皆让他们参与其中,这样的情况下,你道他们会与曹盼撕破脸?”

孙权想杀曹盼不是一两天,而是一直都想,故而这么多年来孙权一直都在给自己找机会,可惜啊,没有机会,真的没有。

吕蒙与陆逊闻言对视一眼,能感觉到孙权对于曹盼的忌惮,那是发自内心的忌惮。

“曹孟德,你还真是够果决,竟然能做这样的决定。就凭这一点,我孙权自问不如你。”孙权冲着北边的方向念着曹操。

“无论如何,主公总要试一试,曹操让曹盼以女子之身承爵,这是乱了阴阳,天下必然群起而攻之,这是大好的机会。”陆逊是不愿意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所以一再地劝着孙权。

孙权道:“你们以为曹操敢立曹盼为世女为是因为什么?他就是想趁着他还在的时候,把那些接受不了曹盼承爵的人都连根拔起。而曹盼,曹盼此女,走一步能想到百步之外,你们只管瞧着,天下群起而攻之,曹盼必有能力让天下人都接受她这个将来的女王。”

这么对曹盼推崇,主公你这样不妥当吧!

吕蒙与陆逊都存着一般的念头,然而这话没办法说出来,但是孙权却已经无心用此事再掀波澜,他们再劝也劝不出来。

江东这头随着孙权难得的有先见之明而已经不约而同地接受了曹操将曹盼立为世女之事,益州那头,诸葛亮听闻后失态地将手中的茶盏打碎了。

“军师,主公命你速去议事。”前来报信的人也同样吃惊不已,不忘将刘备催促诸葛亮快去议此事的急切道来。

诸葛亮完全没有回过神来,满脑子都是来人刚刚说的话,曹操,竟然立了曹盼为世女,她,将会是下一任的魏王?

“军师,军师!”来人见诸葛亮没反应,连着再唤了几声,诸葛亮总算是被唤回了神,面对那满着诧异的目光,诸葛亮道:“我这就去。”

“衣裳湿了,我去换换。”诸葛亮起身之际发现身上的衣裳叫刚刚掉落的茶盏打湿了,用着更衣的借口,诸葛亮回了屋中。

放任着自己思考,曹操竟然立曹盼为世女,曹盼,从此将会成为众矢之的,曹操就没有想过曹盼将要面临的非议吗?

如此情形,但凡曹盼有所松懈,必为天下群起而攻之,曹盼,她能镇得住这天下的人?

一个又一个的念头起,却是担心。曹操是把曹盼推到了刀尖上,这一次,曹盼才是真正的半点退路都没有了。

诸葛亮突然想起了曹盼来,曹操做这样的决定,是否也是曹盼所愿?

这个念头一起,诸葛亮完全怔住了。他不能确定,不能!

若是这是曹盼的选择,那么将来,曹盼是不是更会迈出那一步?诸葛亮握紧了手中的羽扇,若是曹盼迈出了那一步,便是窃国之人……

“公子,公子!刘皇叔又派人来催你去议事了。”长青的声音在屋外响起,诸葛亮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羽扇,解开衣裳的手却止不住的颤抖着……

而如孙权所料,随着曹操立曹盼为世女的诏事昭告天下,不少士人对于此事提出了反对的意思,不知怎么的,这些人都聚于铜雀台前,就曹盼以女子之身而承爵之事争议起来。

这一回,不仅是郭夫人、蔡琰她们这些女流出面,就是贾诩、周不疑他们都出手了。

铜雀台上,各抒己见,争得那叫一个激烈,偏偏曹盼还嫌事情不够大,直接地让各州郡都畅开来议论此事。

刚刚研究出来的印刷术更是显露了他极大的用处,曹盼让人把各州郡争议的观点全都印刷出来,各州郡又以极快的速度送到邺城来,送到曹盼的手里来汇总。

这回,不仅仅是邺城因曹盼是否能承魏王爵的事议起来,而是曹操所得之诸州,都就此事而讨论了起来。

眼看着越吵越欢实,哪怕就连江东甚至是益州的士子都跑到了曹操的地盘来就这事发表意见,曹盼在邺城建成的藏正式启用。

五层高的楼,座落于邺城之中,曹盼亲自让曹操为提字,曹操以万书阁为名,证明这楼中的藏书有多少。

而曹盼在万书阁下提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虽然借用了杜甫大诗人的名句,这两句却是连曹操叫好的。

紧接着,曹盼就看天下人吵得都差不多了,登于铜雀台上,面对天下士子,曹盼发出四问道:“吾无才乎?吾无能乎?吾无德乎?吾不能容于诸士乎?”

“吾以纸利,惠天下士子,诸位认是不认?吾以盐利而惠天理百姓,百姓认乎?吾兴言论,借铜雀台而兴言论,令天下畅所欲言,再兴百家争鸣之盛况,除了我是女儿之身,你们以何而攻我?”

“所谓阴阳也罢,伦常也罢,不过都是你们所不能容我罢了。然你们容得下要容,容不下也得容。吾之志非与尔等争之长短,在吾看来,与诸位一争高下,不如多思为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尔等满腹经伦,本该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偏偏你们却揪着我承不承爵,掌不掌权不放。谁掌权又如何,只要心存百姓,为百姓谋福即可,你们不认?”

“不认,那你们就证明给我看,证明你们比我曹盼更有能力,能平定这天下,能安这饱受战乱的百姓,若我不及你们,我便将这个位子让给你们。反之,若你们不能,就该老老实实的做你们本份该做的事。”

这么放话出去,天下再次因曹盼而哗然,其实如今这天下之人,随着曹盼多年的经营,女子能上战场,也能保家卫国,曹盼这样好的榜样在前,百姓们已经接受女人也能当官的事。

当官都能接受了,曹盼将来要当女王,好像对他们现在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所以,并不必在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入了万书阁,那满满一屋子的书,给人的震憾太大了。

慢慢的,慢慢的那些反对曹盼的人越来越少,铜雀台上的人也越来越少,都往万书阁去了。

曹盼用印刷术换了各世族的藏书,全都印刷放在了万书阁,加之曹氏的藏书,她自己也攒了不少,再有郭氏、荀氏、贾氏,她的三位先生都是藏书颇丰。

眼下这书籍于天下而言是何等珍贵的东西,曹盼以纸印刷而出,供天下阅览,入万书阁者只要手脚干净,不拘于人。

本来曹盼在曹操的生辰时献礼要建一座藏,因着疫疾起,前线告急,众人都以为这件事怕是要悬了。

不料曹盼在曹操立为世女后,在天下士子都参与讨论曹盼究竟能不能当世女的时候,又将藏启用,让天下的人都可以入内看书。

本来,天下士子都紧紧地盯着曹盼,曹盼这样的举措,别说是邺城的士子,随着万书阁传开,里面真的藏书无数,吵架什么的,哪有看书重要的,各地学子都涌往邺城,一度让邺城成为天下士子最聚焦的地方。

如此,本来针对曹盼的争执就那么消散了,曹盼的本事能力都摆在眼前,要跟曹盼闹,第一该做的事就是别看曹盼的书,别用曹盼让人弄的纸,别吃曹盼折腾出来的平价盐。

一溜别用下来,好多人都认了,曹盼,确实是有能之人,这样的人,当魏王世女就魏王世女吧。

其实,曹盼与曹操兵权在握,曹盼更是直接把有能力反抗他们的世族坞堡拆完了,部曲缴得七七八八了,一群只剩下一张嘴的人不管他们怎么反对,怎么对曹盼不屑,又怎么能改变大局。

曹操也罢,曹盼也罢,都很明白这个道理,至于让士人们吵起来,他们吵他们的,曹操和曹盼都借他们张显自己的大度。

天下的聪明人从来不少,审时夺势,借机会表现自己的人从来不少。

随着天下士人涌入邺城,多了去的人毛遂自荐,贾诩、周不疑他们的府邸都是宾客如云,皆是求出仕之人。

周不疑在上庸郡就跟着曹盼选人,为吏部尚书多年,送上门来的人,周不疑与贾诩他们商量,寻了个机会把人集在一起,考试。

以科举而取人,周不疑还有贾诩都觉得这个法子不错,得了曹盼的认可,考题他们合计着出,天下士人群集于邺城之际,曹操却带着曹盼往谯县赶回。

谯县是他们老家,曹盼生于许都,长于许都,游历之后并未去过谯县,到了现在,只知道老家谯县,曹盼却从未踏入过。

曹操想带曹盼回去一趟,让曹盼亲眼看看,那处养育了曹操与丁氏的一片土地。邺城之事,有荀攸他们看管,又有周不疑他们侧,曹操就那么放心地带着曹盼回老家了。

衣锦还乡,于曹操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想当年,他是个世族都瞧不上的宦官之后,如今呢,天下十三州他得其九,挟天子而令诸侯,谁人不敬他曹操三分?

“你说,世族他们怎么就那么瞧不上人呢。一个个看着我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那一副看狗屎一般的模样,我到现在还记得。”曹操坐在车驾中,与曹盼说着话。

“无妨,从前他们用什么眼神看你,如今你就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回去。”曹盼昂着头这么跟曹操说,逗得曹操笑出声来。

笑完了,曹操倾身与曹盼道:“你对世族那不屑的态度,跟你爹我一模一样。”

“世族越强大,越是不好掌控,想要让这天下太平,必须要抵制世族的壮大,否则黄巾之乱就是我们的将来的结局。”

曹盼点头,“不错,所以咱们不仅要让与世族们自己斗起来,更要扶植寒门与他们斗。谁都想成为世族,百年望族,听起来就叫人不禁仰望,他们斗起来了,我们才能得利。”

“哈哈哈……”曹操的笑声中透着开怀,他是真的高兴,很高兴。

曹盼也知道曹操因何而高兴,后继有人,基业得承,再没有这更叫人开心的事了。

“盼盼呐,阿爹很高兴,是真高兴。立你为世女,绝对会是阿爹这一生中做得最对的事。孙权,刘备,他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我。从前,他们面对出色的你会觉得我会难过,我当年确实是难过,难过你不是个郎君。而如今呢,这样出色的人,纵然是女郎又如何,我打下的这片江山交到你的手里,你一定能够发扬光大,你,会把我想做而没能做到的事做好。”

曹盼听着曹操用着欢喜的声音说着,曹操,是真的高兴。

“回去之后,给你祖父祖母上香,当初我娶你阿娘的时候,你祖母生怕我欺负了你阿娘。有你在,给我证明我究竟有没有欺负你阿娘。”曹操带着几分孩子气地说。

连天下他都给了丁氏为他生的女儿,谁还能说他欺负了丁氏。

“不欺负我阿娘,我阿娘能跟你和离了。”然而曹盼这个女儿一直都是极会捅心的,曹操再次被捅了个正着,伸手揉了曹盼的头道:“我一直以为你挺高兴我跟你阿娘和离的。”

哎哟,真相了!曹盼看着曹操,再次叫曹操给揉了头……

曹操带曹盼归乡,这样的大事,谯县上下早已传遍,谯县的县令带着百姓已经在城门候着,见到曹操的车驾行来,已经拜下,“恭迎魏王!”

百姓们也跟着有样学样的跪下山呼,“恭迎魏王。”

曹盼从车驾中走下来,曹操从着走了出来,扬声道:“起来吧。”

“谢魏王!”谯县的县令与拜谢,这才带着百姓们起身。

曹操道:“孤不过是回来看看,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各自散去吧。”

相关推荐:刀子精勾心游戏红楼之暖玉穿成白莲花女主的妹妹论奸妃的一百种死法旁观霸气侧漏[强强]过桥米线星际机甲生活暴君每晚梦我我卖特产成了娱乐圈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