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混迹在五岳大陆 >混迹在五岳大陆

第280章 子书先生

清晨、宴湖内城,议事大殿冬月四日,星期一。

雪下了一夜,虽然不大,却足够装饰大地,好一片银装素裹美景。

从宴湖堡北芸台之上,可以看到许多人如同蚂蚁一般的赶来,今日本就是一周一次的周会的日子,路上积雪已经被扫开,方便城衙的官吏们的到来。

为了分摊工作压力,宴湖城一周时间里原则上只开一个周会,大大小小的官吏这一天都要来,已经报请的条文,还没有得到回复的,今天可以再议一议,未来要报请的条文今天可以先提一提。平常在城衙里讨论的议题。

宴徐氏也早早起来,正在梳妆台那里点眉,周会属于男人的世界,她是不掺和的,宴谵临走的时候,宴徐氏只是嘱咐宴谵,批一批孔羲。

等宴谵到了芸守大殿,得知孔羲告病,暗骂一句:病死得了。

每天,胡从安都会将城衙的新举措上报,许多事情,无需宴谵在周会上拍板,领导的工作主要在于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比如冬季县试的提前这个政务,督主宴谵只需要协调教司、驿馆、驿站和马政司还有宣寓所的工作范围即可。

教司要负责考官的组织和场地的安排,是最重要的。

驿馆要负责准备足够的伙食、住宿,也需要跟一些客栈、茶庵,租调一些客房。

驿站要尽量给路途的学子提供方便。

马政司需要准备考试的马匹、

宣寓所,要负责通知各地乡学教司,宣讲此次考试的政策,也要发文给宴湖百姓,告之县试时间,这样百姓也不会惶恐,甚至提醒大家保持卫生、注意形象,留意帮助有困难的学子。

要做一件大事,各个部门不推诿,群策群力才能做好,但今日宴谵不愿意浪费时间,唯一的麻烦就是孔羲撂挑子,其实他不参与最好,但县试需要一个领头的人,选谁好呢?

司衙的人是靠不住了,可也不能跳过司衙直接任命。

这个时候晏丰收站了出来,给出了一个人选:子书蘅。

子书蘅:关中大儒子书雍的儿子,子书雍则是栖霞老祖的关门弟子。

子书一家本就是关中家族,子书雍年幼之时,前去江南栖霞学宫求学,娶妻生子,三十岁回到关中,开创了关中新学流派,被称之为子书老先生。

十余年前关中大乱,饿殍千里,实在没谁再有心思读书了。

子书雍老先生也有七十岁了,见自己一辈子的心血毁于一旦,病倒了,有学医的老哥们建议去气候湿润的地方调理调理,老人家于是准备去江南,一来调理,二来避祸,八年前带着族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离开了关中。

乱世迁徙很难,绝不是买张船票那么简

单,走到兖州的时候,子书老先生病情加重,一家子人滞留兖州,就住在关新老先生家。

子书雍的小儿媳原是江南大族之女,与宴徐氏认识,宴徐氏得知子书老先生到了兖州,盛情邀请子书一族定居育林学院,而此时关中迎来了新主人,沙亭人。

还是游牧部落的沙亭人进驻长安,本不会在意文教之事,天鉴犹怜,沙亭人中有个池仇这样的“先贤”,池仇很想恢复关中的学宫。

从关新老爷子的密信中得知关中最负盛名的大儒就在宴湖,前前后后请求他回来的书信写了一打有余,奈何当时豫西打仗,子书老先生是想回也回不了,想继续南下江南又舍不得,最终,病死在育林书院。

临终之际,留下遗言:教育不等人,守孝在心中。

子书老先生离开之后,族人们一商议,大部分人包括他的大儿子子书蓬、三儿子子书蒲都想回到关中,毕竟那里才是他们的家乡,于是子书蓬先行回到关中探路,池仇当时甚为感动,积极向亭皇引荐。

子书蓬感受池仇的诚意,在长安安顿下来,修书给族人,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迁回关中,虽然他们的学识不如子书老先生,但子书家族门生故吏遍关中,在他们的协助下,西亭帝国也笼络了不少关中士子、家族,被视为沙戎的大亭帝国,得以建立起了自己的新学体系,比如西亭大学、西林学院以及嵯峨女院等等。

池仇迁居延州后,子书蒲还帮忙召集门生组建了延安讲学堂。

小儿子子书蘅略有心思,他的夫人本就是与宴徐氏相熟的那位江南大族之女,子书蘅在栖霞求学之时认识的,子书夫人与宴徐氏关系良好,他们并没有回关中的打算,而是计划守陵三年,然后迁居江南。

守孝结束后,子书夫人怀孕了,又耽搁了一年,至此,子书蘅依然在宴湖育林学院任教谕。

说起来子书蘅无论学识还是背景已经声望都足以当宴湖的司衙,只不过人家一心想去江南,这些年除了守陵、养胎,不求管事。

只是一次县试的主考官,子书蘅这个面子还是会给宴湖城主的,于是此事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这份议题并不是今日周会的重点,前后花费了不到十分钟,就结束了。

“昨夜的事情,诸位已经知道了吧,大家议一议吧。”宴谵坐在主座之上,开口相询。

山左哨营被人放火之事乃是午夜之后,大部分官吏也是今早出门之时才晓得,具体情况自然不知,晏丰收作为城衙掌衙:道:“城主,此事到底是刘掌营疏于管理,还是有歹人作恶,我等皆不知,不知有没有火情汇报?”

晏三科站出来:“巡检来报,此事乃是有人纵火,纵火之人已经被山左哨营的掌旗晏之安擒获,

正在押解回内城。”

“你何时得的回报?”宴谵问道。

“就在上殿前一刻。”

“效率挺快。”宴谵对巡检的速度还是很满意的,作为军中案件,巡检义不容辞,昨夜失火之后,除了山左哨营自查之外,巡检司的也很快赶到,最终在五点左右,捉拿到了藏匿起来的纵火之人。

“城主,此事不管是不是有人恶意纵火,还是管理疏忽,掌营刘与宗都难辞其咎,属下听闻昨夜左哨营的牢狱居然被人劫囚了?可见其管理颇为疏忽,现下冬日祭即将举行,祭典就在虞庙,接二连三的出事,实在让人不安呀。”推官晏成说的在理,虽然很多人还不清楚此事来龙去脉,劫狱就是大事,许多官吏晏成的话都比较认同。

参军晏虎林也虎着脸,不发一言,刘与宗名义上是他的下属,出了这么几档子事情,他也不好开口求情。

“冬日祭即将开始,现在换将……”胡从安表现出他的忧虑,兹事体大,他把话头说了一半,便不再说了。

闫孜湖却道:“牢狱本关押犯人之所,寻常差役在路上捉拿匪徒,有可能捉到,也有可能捉不到,无可厚非,但关押的犯人居然被人从牢狱劫走,此事不可不查,不可不深究呀。”作为典狱,他无法理解劫狱如何能够发生,隐隐觉得山左哨营问题巨大,刘与宗管理水平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众位官员纷纷附和。

宴谵眸中露出一抹烦躁,颔首道:“诸位说的也在理,虎林,你有什么意见?”

晏虎林听到城主唤他,心中一个激灵,他能有什么意见?撤了呗,可刘掌营本就是他推荐给城主的,现在祭典之前撤了,实在面子上挂不住,他本一个军旅之人,粗声大气地道:“城主,昨夜之事太过诡异,不免有歹人暗中谋划,现在大典在即,不如戴罪立功?”

“怎么戴?难道有歹人谋划,他就不是失职了?若是有歹人谋划大典,到时候各地诸侯、官吏到场,难道就能确保不出事了?一旦出事,这可是宴湖五百年的大庆典,岂不是更糟?”城谏邓伯安说道,城谏等同于御史大夫,本就是负责弹劾的。

邓伯安的的意思很清楚,如此重要的关头,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山左哨营连连被人算计,祭典安防也好不到哪里去。

“你……”晏虎林也是无话可说。

邓伯安继续说道:“大典在即,歹人在暗,此事说明有人意图不轨,城主大人还望加强虞庙安防才行。”

“属下附议,不妨单设一个大典行营,选精干将校、干吏入主虞庙,确保周边安全。”晏成说道。

殿上众人议论纷纷,按照这个条例,军营设在虞庙之内?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相关推荐:戏精的童话剧本沈氏弃女快穿之男神别跑我快追不上生人止步神启骨头们想种田单身旅程君倾心与卿妙邻御姐是上司轮回者之六道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