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贤相 >贤相

第四十五章:思妇知非

“似乎你的师娘,最近的日子不是很好过。”这些日子,扬州布行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彭清宇虽然不掺和布行的生意,但也很有耳闻,“苏祁天这个人,确实是个人物。凭一己之力荡平扬州三大布行,这个本事,他老子就不行。”

苏尘道:“荡平倒是不太好说。”

彭清宇道:“怎么?叶家还能撑下去吗?”

“那也未可知。”苏尘笑了笑。

彭清宇只以为苏尘是在说笑,没再多问。叶家到底能不能撑下去,在彭清宇看来,他要比苏尘看得更透彻。

台上的姑娘一个接着一个过场,有的大受欢迎,有的则遭受冷落。正如彭清宇所说,这些人跳的怎么样,其实没人太在意,人们只看,这姑娘背后是什么人。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姑娘得到了两千五百朵赏花。那姑娘模样清秀,舞跳得还不错。只是跳舞,便有一千朵赏花入手,而另外一千五百朵赏花,却是为她写诗的才子所得。

那位给她写诗的才子,名叫石潜。

“哦?这不是石潜吗?”苏尘对石潜还算是有印象。

石潜站在不远处的楼阁上,他身边还站着两个熟人,齐志远和吴书同。吴书同稍稍靠后,齐志远则和石潜并肩而立。

似乎察觉到了苏尘的目光,三个人同时向苏尘望来。齐志远微微一笑,行了一礼;吴书同则假装看不见苏尘,目光游移;倒是石潜,挑衅的瞪了苏尘一眼,然后指指台上,高居榜首的自己的诗。那意思仿佛在说,你行吗?

彭清宇道:“看来这个石潜对你怨气很大啊。不过想想也是正常,上一次北伐诗会,你以一首同样的《满江红》折了他的面子,换成谁恐怕也要气不过。不过石潜的气量还是太小,他也不想想,当初便没能比得过,现在又能比过吗?”

“苏兄,我可是等着你的好诗呢!”这时候,那边的石潜大声说了一句。

齐志远在旁边道:“石兄还是不要为难学弟了,学弟若是要写,自然会写,倘若不写,便是我也劝不过的。不如我也来一首如何?”说着,齐志远吟诵了一首《雨霖铃》。

“微微晨雨,寥寥枯林,昼起阴森。

梳洗看罢帘外,南来燕北,追忆三分。

遥想前年伊语,竟、泪上心痕。

晓雾尽,日头伤神,我与寂寥伴黄昏。

真情自古多离恨,清秋月短,难舍难分。

佳人相伴无意,恍惚间长发深深。

你且去远,应是伶仃孤影依存。

犹记恨悔不当初,却尽随风沉。”

这首《雨霖铃》实在与中秋之夜没什么关系,恐怕也只是齐志远随便从以前的诗作中找出的一首。其中极尽孤苦寂寥之意。词是好词,但却又与现在不搭。

不过即便如此,齐志远的词仍旧获得了许多人的打赏。一时间,那位姑娘得到的赏花加起来已经将近三千五百之数。

“学弟,要作诗一首吗?”齐志远笑眯眯的道。

苏尘看着两人,不禁笑道:“还真是打的好算盘。”

“什么?”彭清宇一时有些糊涂,“什么算盘?”

苏尘摇摇头,问彭清宇:“诗会应该没有规定,一个人只能作一首诗吧?”

“那倒是没有的,不过……一般人也只能作出一首诗来。毕竟这好诗,可不是说作就能作出来的。”彭清宇道。

“我倒是先有了一首。”苏尘呵呵一笑,摆摆手,旁边立刻有小童捧着纸笔走过来。看到苏尘似乎要动笔,齐志远和石潜立刻相视一笑。

苏尘略一思索,刷刷点点写下了一首诗。小童看了看苏尘,又看了看对面那两个喜形于色的家伙,最后目光落在台上的姑娘身上。他表情似乎有些玩味。

只见小童将苏尘的诗送到台上,自有人接过纸来。

主看台上,康王陈诰、孟知州以及陈昀正在谈话。陈昀是不久之前才赶到的。原本以他的身份,并没资格和康王同台,但孟知州与陈昀私交甚重,故此便破例让陈昀坐在自己身边。康王陈诰也正想看看,能教出苏尘那个“畜生”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此时正好看到陈昀的大弟子齐志远作诗,陈诰哈哈笑道:“这首词不错,有点意思,不过似乎与中秋之夜,有些不太符合。”

陈昀赶紧道:“王爷见笑了,可能这只是我那学生的随手之作吧。”

陈诰问孟知州道:“孟大人,中秋诗会,是不是只能现场作诗啊?”

“这个……倒是不一定,事先准备好倒也无妨。”孟知州道,“不过,如果被人发现,总是为人不齿的。”

陈诰似笑非笑看了一眼陈昀。陈昀心里犯嘀咕,不知陈诰这是什么意思。

正说着,三人也注意到了齐志远石潜和苏尘的交流,紧跟着,就看到苏尘写了首诗拿下去。

“哦?苏尘那小子要写诗了?不错不错,仔细听听。”陈诰眼前一亮,他可没想到苏尘会这么早就出手写诗。

陈昀也是集中了注意力,苏尘写的《卜算子》和《满江红》,其意深远,其境绵延,都是极好的词作。现在,不知苏尘能写下什么。

同样的,沈怆然也将注意力放到了苏尘的身上。

“怎么?这个苏尘写诗很在行吗?”苏祁天道,“少年诗圣,又能比得上扬州第一才子不成?”

沈怆然闻言,微微一笑,道:“总是得谦恭才行。我也想看看,这少年诗圣,到底有何大才。”

这时候,台上已经开始吟诵。

“陈昀门下弟子苏尘为小曼姑娘写诗一首。其诗云……这个,这个……”那人明显磕巴了一下,有些为难的看了看旁边的记花官。

“怎么?念啊!”四周的楼阁上,有人已经不耐烦了。

记花官点点头,让那唱名的赶紧念。

唱名的咬咬牙,一字一顿念了出来。

“铁树梨花一夜催,月影中分待君回。

晓破楼台明灭起,妾心遥望在深闺。

江湖儿女原有种,小村思妇尚知非。

劝君吸取青春驻,莫将此身献春梅。”

诗出,四周哄笑一片。齐志远和石潜本来欣喜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彭清宇呆若木鸡:“苏,苏兄,这,这有些严重了吧?原来你是要写这个。真是……卑鄙啊。”

苏尘笑道:“他们打我的主意,就得清楚还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首诗,是苏尘刚刚在问过彭清宇后,现场所作。苏尘这段时间一直在认真读书,虽然时常看着看着就困顿,但终究看了不少,自然而然作诗能力也有所提高。刚刚苏尘问彭清宇,台上那小曼姑娘与齐志远石潜是何关系。彭清宇便将几人的关系告诉给了他。

小曼姑娘乃是城内一家中等青楼的清倌人,一次聚会上,齐志远和石潜看到小曼姑娘,两人同时对其欣赏有加。小曼却又不是个了当的人,与齐志远苟且缠绵不说,石潜只要开口,小曼姑娘便“勉为其难”的和石潜幽会一番。

而今天,齐志远和石潜之所以同时为小曼姑娘写诗,便是为小曼撑腰。为此,齐志远甚至把自己珍藏多年的《雨霖铃》都掏了出来实在是他写的别的诗,没有这《雨霖铃》更绝妙。

苏尘倘若问别人,还真问不出这许多内幕。但彭清宇是干什么的?做书行的,总能接触到许多写小说写诗的文人墨客,这些风流韵事,大家是非常乐意八卦的。事实上齐志远和石潜都知道小曼姑娘与对方的事,但两人还颇为乐意。

苏尘便以此为题,写了个“劝诫诗”。

其诗中云:“江湖儿女原有种,小村思妇尚知非”。说的便是小曼姑娘,劝诫小曼姑娘自重。

但这话在这种场合说出来,实在有些……一言难尽。

小曼姑娘听闻这诗,脸色大变。

石潜一拍栏杆,大吼一声:“欺人太甚!”

相关推荐:经营一座恐怖墓场超级特种兵王重生之我是巨无霸定秦曲仙逆之顺意中场上帝异世元神录末世最强药神我成了富一代炼体九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