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宫里除了惯例的一派喜气洋洋外,也仍旧风平浪静。
慕容祜已经渐渐熟悉了自己统治着的国家的律法制度,如今已成天埋在成山的奏折中,在齐松手把手的教导下摸索治国实务。
沈沐也在毓秀宫安安稳稳地住下养胎。
她本就是世家贵女出身,又嫁去南周当皇子妃,所以无论是品茶赏花还是穿衣打扮,沈沐不仅品味高雅不俗,又有十分有趣独到的见解,再加上她性情温柔,又带着将门世家的大气爽快,相处了几日林太妃便与她越聊越投机,竟成了去净房也恨不得手拉手的好朋友。
只有沈卿一,每日或独自一人或带着阿珍趁着夜色进进出出,不知在忙些什么。他那张本就鲜有笑容的脸上郁气越来越重,只有在面对沈沐时才显得和缓许多。
这一日,林太妃正与沈家姑侄两人品尝祭灶后分下来的供果。
林太妃一脸好奇拉着沈沐,让她讲讲南周祭灶的习俗,听说南周祭灶后的供果既不拿来接济平民也不散给朝臣家眷,而是全扔进祭炉里烧了,不禁啧啧叹道:"到底是富庶,这样浪费,也不怕神明降罪。"
旁边的女官掩嘴笑道:"奴婢瞧着神明不仅没降罪,还觉得十分熨帖呢,您瞧那南周皇室枝繁叶茂着呢!"
沈沐笑着对女官说:"对皇家而言,枝繁叶茂可算不上是什么好事。"
林太妃见话赶话又要说到沈沐的伤心处,连忙换了别的话题热热闹闹聊起来。
这时阿珍在门外探头探脑地向沈卿一使眼色,沈卿一看到后告了罪便匆匆忙忙跟阿珍出去了。
沈沐看着沈卿一匆忙的背影,脸上一抹忧色一闪而过,林太妃全当没看到,只笑着继续聊年少时的趣事。
沈沐自然看穿了林太妃的心思,心中觉得温暖,便迅速平复了心情笑着跟林太妃聊起来。
沈沐见林太妃面色红润,依旧热情活跃,不禁长舒一口气,"我这些日子一直后悔,不该让你听到那日宛青的话,如今看来是我将你想得狭隘了。"
林太妃笑道:"沐姐姐以为我会像宁禧宫那位一样,心中嫉恨一个死去多年的影子恨得寝食难安么?"
沈沐一脸歉意,"是我的错,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原本就该知道你是最豁达通透不过的。"
林太妃一甩帕子,啐道:"什么豁达通透,我心眼可小着呢!"说着脸上露出怅然之色,"我早已不是懵懂无知的怀春少女,早就明白先帝对我无半分男女之情,只不过原先只当他是病中寂寞,现在知道他是爱屋及乌,于我而言并无分别。"
"我家只是林氏族里的小宗小户,父亲又去得早,母亲和我靠族里的接济相依为命,最好的前程也不过是嫁个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相夫教子平淡一生。"
"你看我现在,锦衣玉食呼奴使婢,闷虽然闷了点,但我母亲因此封了淑人,在族里被好吃好喝供着,再也不用遭人白眼,这些都是承了先帝恩情。"
"我没有本事,不能报先帝的恩,但我可以帮他儿子呀!朝堂我没法帮忙,但是后宫我可有的事办法。"
看着林太妃得意洋洋的脸,沈沐不禁莞尔,"你这一帮可就给自己帮出了拖家带口的麻烦。"
林太妃撇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做都做了再谈麻烦,再担忧后果,那也太没意思了。"
"即便先头是为报恩,可我那天听了宛青的话,再想到你娘家府里的遭遇,还有沈卿一那个臭小子..."林太妃红了眼圈正色道,"我就打心眼儿里心疼你们。"
沈沐也红了眼,笑着擦干林太妃脸上的泪,"能遇到你,真是我们沈家的福气。"
林太妃笑着抱着沈沐的胳膊晃起来,"能结识沐姐姐这样的朋友才是我的福气呢!"
这边姐妹情深温情脉脉,那边沈卿一和阿珍的谈话却气氛凝重。
原来找到天子印的第二日,沈卿一便和慕容祜一起将与天子印嵌合的青牙令在纸上拓印了几份,用暗码写了密令让阿珍送出宫去联络隐于市的守陵人。
阿珍低声回禀道:"年叔和锦娘知道的那些联络点都放了拓印,但是这么久了没有一个人找去清月坊,京都这边的人也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沈卿一皱紧眉头,"凉州呢?"
阿珍道:"最先去的就是凉州,但...凉州那边毫无异动,没有任何新守陵人入世的迹象。"
沈卿一闭上眼一遍遍回忆过往细节,自己记得很清楚,父亲如何手把手教自己往纸上拓印青牙令,莫非自己想偏了,父亲只是再跟自己玩耍?但是年叔也说调动人手时用的是有像拓印一样纹章的密信。
令牌有异?还是找到的天子印不对?若是那样,年叔和锦娘应该一眼就能察觉不对。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阿珍迟疑着说道:"也许...毕竟已经十年了,那些联络点这么久不用,可能已经没有人会去留意了...或者根本就已经失效了...而且靖国公府那么大的案子,也许...也许..."
沈卿一睁开眼,接过阿珍不敢说出口的话说道:"靖国公府那么大的案子,也许奇伯后人因此而心灰意冷,再不愿理会政事。"
"也许,不会再有什么守陵人了。"
阿珍小心翼翼看着沈卿一,"如此一来,便真的没有人手去南周救姑爷了。"
沈卿一叹道:"是我的错,不该将希望都放在不确定之事上。"
阿珍红了眼眶,带着哭腔说道:"梁夜虽然将布置在晋州的人手都撤走了,可却尽数布置在了与南周交界的平州。我们的人为了避开梁夜,只能绕道从衮州进入南周,如此便要耽误许多时间,现在偏偏又缺少人手...这可怎么办..."
沈卿一递了条手帕给阿珍,问道:"如今我们剩下的那几个人都被分在了哪里?"
阿珍擦了脸赶紧回答道:"分别在封城、林家族里、京都、京晋官道驿站和京涿官道驿站。"
沈卿一毫不迟疑地吩咐道:"京都只留一人通传消息,封城和林家的人全部撤走,全部派去南周配合锦娘救姑父。"
zw443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