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胭脂落》 >《胭脂落》

千秋留名一个义

徐树铮回京复命时,京都百姓万人空巷,或卧在墙头,或爬在树上,争着一睹“一代儒将”的风采,都说是“神人”。各方报纸交口称赞为“爱国英雄”。段祺瑞亲自带人在城门口迎接,口称“贤弟”,赞不绝口道:“听说贤弟还在北疆那里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银行,创办报纸,这都是抚慰民心的举措,果然做事周到深远,乃我中华之福也。”徐树铮笑而不言。袁世凯见徐树铮如此韬略,立此大功,心中也十分高兴,马上晋升为中华民国陆军部次长。袁世凯对徐树铮说:“树铮如此多才,真不愧为我国家栋梁。如今天下都在谋求共和,各军队将领已经联合吁请清帝退位,实行共和政体,这一篇通电,还要拜托徐次长手笔。”徐树铮领命说:“这是天下最重之事,理当受命。请总理为我铺纸磨墨,树铮为您一挥而就!”

袁世凯惊喜道:“树铮果然有此高才?我倒要亲眼看看。”于是叫人拿来笔墨纸砚,自己亲自磨墨铺纸。徐树铮不假思索,提笔著文,字字潇洒凌厉,果然一挥而就。袁世凯读了一遍,啧啧称赞。陆渐鸿在旁边看了,又妒又恨,又恼又愧,对徐树铮更加恨入骨髓。

此时驻守在山东的军阀马仲麟派兵进京,炮轰宫廷,逼着溥仪皇帝退位。隆裕皇太后抱着溥仪小皇帝战战兢兢哭哭啼啼,最终下了逊位的诏书。马仲麟与陆渐鸿有姻亲关系,特地通过陆渐鸿来向袁世凯要军费。为讨袁世凯欢欣,马仲麟粗声说道:“现在清朝小皇帝已经被我的大炮打跑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请袁总理早日入朝登基做新皇帝!我等必然紧紧跟随,誓死效忠!”

袁世凯心中正有此意,嘴里却说:“如今南方还在闹革命党,人心不稳,还需要看看民意如何?方才言登基之事。”陆渐鸿说:“如今民意喧闹,都呼吁总理登基以保证国家安全。民心民心,民有什么心?只要总理做了皇帝,那就是民心。”

马仲麟大叫说:“对对对对!什么民意民心,都是屁!总理登基就是顺应民心!”

袁世凯正色训斥道:“胡说!现在是民国了,当知民主、共和精神不可低估。还是要征询一下民意。”

陆渐鸿虽然是行伍出身的军人,也领会袁世凯之意,要他想办法去制造一些“民意”出来,好名正言顺做皇帝。于是答应道:“是!我这就派人去征询民意。”

段祺瑞听说此事,惊诧道:“这是谁给总理出的馊主意?必要置国家于水火之中!”急急忙忙到总理府找到袁世凯,慷慨陈词说:“总理万万不可!如今天下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果违逆民意贸然登基,必然造成国家各处群起反对,此乃祸乱之端。总理切勿听此荒谬误国之言,坏了大事。”

袁世凯摇头说:“此言差矣。中华百姓几千年早已适应君主制,呼唤皇帝登基之事并非没有。你们还是多征询一下民意,‘共和’还是‘君主’,等明确了民众所好才能确定。”

段祺瑞见袁世凯态度坚决,只好心怀忧虑怏怏而归,对徐树铮说:“袁总理已经被他们蛊惑,我的话听不进去了。如果冒然登基,必然会招致国家的祸患,树铮,你看如何?”

徐树铮说:“此**之际,多事之秋,不能让总理被这一群宵小蒙蔽。我亲自上万言书,力谏总理登基之事。我们也可利用报刊文章,为宣扬共和争取世道民心。”

段祺瑞点头赞许。徐树铮亲自书写洋洋万言之文,阐理中外,力透纸背,力谏袁世凯称帝。一时国内报刊文章皆大幅刊登,对袁世凯登基之事竭力反对,民意汹汹。袁世凯看到报纸以后深为不悦,脸色难看。陆渐鸿进言说:“徐树铮这人对总理不忠,纵然有才能也是个心腹大患,不如趁他羽翼未丰早些铲除,否则祸患无穷。”

袁世凯犹豫说:“我与芝泉(段祺瑞)多年交好,芝泉与徐树铮情同手足,如果除掉他,恐怕伤了芝泉的心,弄得我孤家寡人,离心背德。”

陆渐鸿说:“这个总理不需担心。明里不行我们搞暗杀。您只需制造个机会,让徐树铮南下远离京城,我亲自带人下手解决……”

袁世凯思忖片刻,点点头说:“此事非同小可,务必机密,不能露一点风声,不可出一点差错。你,要亲自去办。”

陆渐鸿得了袁世凯密令,心中暗暗得意,喜形于色。以后在议政厅前后遇到徐树铮,脸上已有倨傲不逊之色,背人之处还冷冷阴笑说:“哼,看你还能嚣张到几时?”不久,六国公使到中国访问,袁世凯任命徐树铮为临时政府代表到上海万国公馆去接洽款待。袁世凯亲自送徐树铮到南华门,依依不舍说:“此次是我临时政府重要外交活动,树铮能亲自领衔,我就放心了!”徐树铮告别段祺瑞,请他代为照看家人,带着贴身侍卫南下上海去了。陆渐鸿这边的黑衣社却频频行动,总理府里面总有人深夜密谈。其他人并无知觉,唯独袁世凯的侍卫官左宇飞觉出了异常。

左宇飞年纪虽轻,然心思缜密,行事淡定。他一早注意到陆渐鸿态度行为颇有异常,心里已经有些疑问。一次见陆渐鸿潜入密室,不觉多个心眼,施展绝世轻功潜伏在密室房顶偷听,虽说不是一字不落,却也听出大概,知道是针对徐树铮的阴险毒计。是夜,左宇飞辗转反侧,慨然叹道:我左宇飞虽然是总理府的侍卫官,应当对总理尽忠。可徐树铮是国家栋梁,民族英雄,只因劝谏袁世凯登基,竟然被他们如此设计毒害。如今被我探知这个秘密,却如何是好?自古以来鉏麑不杀贤明之臣,所以触槐而死;荆轲敢刺暴虐之君,所以易水留名。世间道理,莫过一个“义”字,焉有负义背理能得千秋之名的?我左宇飞绝不能只图自保,而置国家正义而不顾。所谓“君子死知己,宝剑随英雄。”因此暗中筹划,也效仿关羽挂印封金,悄然离去了。陆渐鸿听说偷偷走了左宇飞,心下知道不好,急令黑衣社高手齐聚,追捕左宇飞。一干高手领命,顺路南下,直奔上海过来。(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赊点灵气好修仙进化:我成了一本书战国武道平天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丑颜囚妃血璎珞美综1999惊!侯爷怀里的娇软庶女又杀疯了修炼:从熟练度开始碧海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