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明末逐鹿 >明末逐鹿

第四十九章 会试大考

崇祯十三年的春节如期而至,这一年的春节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还算舒心,一是杨嗣昌这个督师不负圣恩,二是东厂与锦衣卫果断出击,仅仅旬日就把山西勾结建奴的八大奸商连根拔起,据上报的奏本说抄没金银物资高达两千万两,差不多等于大明一年赋税收入。

这么一大笔钱对于如今的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以至于崇祯欣喜之下,直接下旨提升山东按察使王公弼为正二品山东巡抚。提升济州知州韩一光为从三品山东按察使,可以说这二人因为这起奸细桉,直接连升数级。

至于公孙翊这个立了头功的人,崇祯同样没有忘记,仅仅数日,锦衣卫就把公孙翊的底细调查了个底朝天,他家祖上三代的过往历史都送到了崇祯的龙桉上。

“身世清白,少年俊杰。”这是崇祯在看过公孙翊的过往家世后给出的结论。

相比较崇祯帝的身心愉悦,公孙翊这个春节就过的有些苦闷,这不刚到京城住下,陈鼎就病了,接着谢成也因为水土不服而发烧,以至于公孙翊整日忙着照顾二人,结果这一忙活就是半个月。

待二人康复之后,公孙翊自个都瘦了一圈,而接下来马上就是会试大考,他即便再有自信,剩下的时间也只能埋头复读,毕竟此次会试人数据说多达七千,而录取名额实际只有三百人,这可是千军过独木桥,一不小心那就只有淘汰的份。

崇祯十三年二月初一,公孙翊与陈鼎早早来到贡院,领取座位牌号以及熟悉考场位置所在,至于他们的身份信息,早在来京师的第二天就去礼部报备过。像公孙翊这样的新进举人,报备到简单一些,只需要上交路引以及当地的官文文书。而陈鼎这样连续数次进京赶考的,还必须携带往年的乡试文章试卷,作为证明记录,以方便安排考试。

会试由于人数众多,所以必须先安排士子领取座位号牌和熟悉自己所在的位置,以避免考试当日考员找不到自己的座位。

偌大的贡院能够容纳万人同考,外面是高墙,里面则是一排排低矮的砖瓦房,虽然简陋,但也不至于遭到风吹雨淋,不过这样的条件还是大明朝万历皇帝当政时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才改建的。

时间转眼就来到二月初九,这一日正是会试举行之日。夜里二更刚过,公孙翊与陈鼎就打着灯笼来到贡院门口,此时大门外已经开始排起了长队,因为考试时间过长,所以公孙翊并没有让谢成随行,而是让他在客栈等候。

经过一番检查繁琐的检查之后,公孙翊与陈鼎总算进入贡院,二人虽然同来,但坐的位置却不在一起,一个在东厢,一个在西厢,相隔了一千多个号。

“元之兄,祝你金榜题名!”公孙翊真诚道了一声,与陈鼎分别而去。很快公孙翊便来到自己的座位上,一方书桌,一方凳子,笔墨纸张,以及蜡烛三根和香。

天亮时分,鼓声三通,试卷下发,考试正式开始。而此时贡院大门正式封锁,因为上锁,所以也有了一个锁院贡试之词。

说起来这次主考官,可是朝廷的两大重臣,分别是内阁首辅薛国观,以及内阁次辅蔡国用,除此二人外,另外还有几十名翰林院的院士监考。

这些考官从考试前夕入贡院,一直要到批卷之后,确定贡士名单之后,方才得以离开。

拿到试卷考题之后,公孙翊便开始专注了起来,这第一场考试考的题名是四书义解。

题目是:故君子不出家而教于国。

君子之道费而隐。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简短的四句话,皆出自四书其中,而考生必须找出出处,然后用八股文的形式,写出其中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

结构必须按照程式来写,甚至字数都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首先就是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

先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这样的答题方式在现代人看来,那就是头大如斗,但对于在古代专研学问多年,又继承了先前记忆的公孙翊来说,自然没有什么。

破题对于公孙翊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事,第一句话出自四书《大学》治国章,其义就是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基本前提是要先治好小家……

第二场考的五经科,题目大同小异,应答方式也是如此,都是八股文形式,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公孙翊却是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几场考试下来,他不但没有疲倦,反而愈发的精神抖擞。

而这边厢第一场考试的试卷,考完之后就直接封卷交到主考官手中批卷,为防止徇私舞弊,主考官批卷之时根本是不知道考卷上的名字,只有批卷之后,录取放榜才会揭开试卷上遮盖的名字,这个时候才会知道高中之人的姓名。

三场考试历时九天,但六天之后就需要放榜,所以主考官无疑是非常忙碌的,每日批卷必须忙到半夜,否则根本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确定考中的名单。

相比主考官的忙碌,考完之后的公孙翊却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他早已经决定,不管中不中,他都不会再花精力在考试上了。

如今考试结束,闲来无事,公孙翊决定趁现在没人注意自己,所以决定去探望一下那个传庭死,大明亡的传奇人物。

孙传庭字伯雅,号白谷,代州振武卫人氏。这人在后世有明末四大狠人之首的雅号,精通谋略兵法,因好战,而与督师兵部尚书杨嗣昌不和,而被杨嗣昌一党诬陷下狱,如今正被关在大牢捉虱子。

如今的孙传庭并没有判罪,只是被崇祯免职软禁监牢,所以公孙翊探监到没有太费事,只是给牢头打点了一番,便被带到监牢门口。

“孙大人,有人要见你。”带路的狱卒因为孙传庭还没有定罪,加上孙家有人打点,所以狱卒对于孙传庭倒也还算客气。

“不是说了我谁也不见吗?”孙传庭蹲坐在地上,手上拿着一块尖锐的石头,面对着墙壁画着什么,头也不回应道。

“有劳这位兄弟了,让我留下跟孙大人聊聊。”公孙翊随手给了狱卒几个碎银子,狱卒便开锁走了出去。

“孙大人人在大牢,却心系家国,实乃大明股肱之臣。”公孙翊这次来探监,自然是独自前来的,此刻他站在孙传庭身后,看着一身囚服,污头垢面的孙传庭却依旧在勾画着军事路线,自是由衷的敬服道。

相关推荐:聪明糊涂心女人,学聪明点都市最强豪婿我老婆真是太聪明了我都大帝晚年了,金手指才来?闲王追妻,皇妃本逍遥海贼:这个家伙有点彪穿梭两界做天师红楼赖大爷进化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