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凭栏笑 >凭栏笑

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身世

叶浩然懂我说的这些,同理,孙靖然也清楚的很。不用我说怎么应对城民,他先开口道,“杨家的事情我会努力的化解,让这件事对城民产生影响变小。”

杨家的事情经过朱七七这一闹,怎么可能轻易的就化解掉,那天围在杨家外的城民可是亲眼看到了朱七七的人被压出去,孙靖然势必要给城民一个交代。

“等杨来富回来后,在公布吧。”

“公布?”孙靖然不解的问,“公布什么?”

“公布杨家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孙靖然大惊道,“这会引起城民恐慌的!”

我看一眼面露慌乱的孙靖然,神色忧愁的道,“那也比有人故意把这件事情泄露出来,我们再去费心的解决好。”

我们主动告诉城民和被有心人告诉城民,这中间的差异大得很。孙靖然沉默半响,想明白了这个,问我道,“这件事是贴出告示还是如何?公布的真相隐瞒多少?”

我知道他是指杨家和岛民合作,舒碧丝也有可能会和岛民合作的事情,想了想道,“和舒碧丝的合作就不用说了。”

“那怎么解释朱七七那群人屠杨家满门呢?”

“找个合适的理由,蒙混过去便是了。”

孙靖然面露难色,我又如何不觉得苦恼。我现在脑子里空落落的,满心担心瑛姨和梅辰,什么办法也想不出来了。

午饭怎么着也吃不下,雨越下越大,已经发展为了暴雨。抬头看一眼阴沉沉的天,我撑一把伞离开了城主府。

因为暴雨,再加上是吃饭的时间,街上的行人很少,我撑伞走到小茶摊,掀开草帘子,坐在那里无趣的念岛看到我立即站了起来,有些诧异的道,“奶奶说的可真准,她说您上午不会来,真的没有来。”

我有些惊讶,却也没问他,收起纸伞,问他道,“婆婆现在可是清醒的?”

我话音刚落,茶摊连着的那间屋子里就传来了说话声,“来了就进来吧。”

念岛听到老婆婆喊我进去,忙做一个请的姿势。我点点头,跨步进了屋子。

晋城临海,气候有些潮湿,现在外面又在下雨,一进入屋子,却没有觉得潮湿,反而有一种舒心的舒服感。老婆婆见我脸上的情绪有了变化,眼睛也在四处张望,似乎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开口道,“这屋子的角落里放着一些特殊的海草,我腿脚不便,若是阴雨天,更难挨。也是幼时在岛上学了点知识,用海草把屋里的潮气熏走,让我自己好过些。”

我想通了的点头,这也是她不坐在外面,改在屋里的原因吧。

方才我已经打量过了屋子,这个房间还是外房,屋内摆了四五张桌子,一张桌子配了四条长凳,和外面的茶摊子一样,这里也是给客人喝茶准备的。屋子的北墙那儿有一扇门,此时那个门关着,我猜想大概是念岛和老婆婆休息的地方。

老婆婆指了指她对面的凳子,“坐吧。”

我道一声谢的坐下,老婆婆看一眼念岛,喊他上茶。

念岛提上来的茶水和昨天喝的一样,照例先道谢,再饮茶,小品一口,却觉得味道和昨天有些不相同。我抬头望向老婆婆,她似乎又猜到了我要问什么,“这是用无根水煮的。”

无根水就是天上的雨水,我也没去想是不是念岛现接的雨水,只知道用雨水煮出来的茶味更好喝了。

“在问我问题前,你肯定想问,为何我会告诉念岛,你上午不会来吧?”

老婆婆笑吟吟的开口,对比昨天她后面的失神,我又找回了第一次见她时的感觉。

“想必是婆婆听到了昨晚的动静吧?”我做猜想道。

“不,是我算到了。”

“算到?”

老婆婆郑重其事的点头,她朝北边的方向望过去,那是杨家所在的方向。

“那边怨气冲天,岂能视而不见。”

从老婆婆的话里,我听出了悲悯。

“夫人莫要觉得老身奇怪,老身只是会一些巫术罢了。比起那日来城中的仲阳天师本领还差很多。”

经历这么多,若是明日从海里出现一位神仙,我都不觉得奇怪了。

老婆婆见我没有任何诧异的样子,微笑着道,“夫人这样的心境倒也难得,成大事者,没有这样的心境是万万不能的。”

“婆婆莫要夸奖我了,今日来找您,潇雨有满肚子的疑惑需要您解疑。”

老婆婆摆摆手,“你先莫说其他的,我且问你,杨家人的尸体,你准备如何处置?”

“火葬。”

老婆婆叹一声气,我多解释两句道,“海怪未退,执行海葬是不可能的。现在正是夏季,也不可能放到海怪退去再葬。这也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就算你不解释,老身也想的清楚这中间的关系。”老婆婆停顿一下,后又道,“杨家为岛民做事,老身身为岛上人,也想护一护他们。有关杨家,老身有一事相请,还请夫人答应。”

“您请说,如果潇雨能办到,自然竭尽所能。”

“这事还有可能会拯救晋城的城民,让晋城免于祸难。事情不难,唯一难得,是夫人敢不敢。若是敢,一切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迎着老婆婆那打量的视线,我微微一笑,“潇雨经历这么多事情,早已没什么顾忌了。您便指条明路吧。”

“呵呵,好好好!”老婆婆边笑边点头,连说三个好字。许是太过激动,笑过之后,有些喘不上来气。孝顺的念岛忙上去替她顺气,怕她万一喘不上来气,背气昏过去。

老婆婆这样,我看的也担心,过了好大一会儿,老婆婆才缓过来,朝念岛挥挥手,让他不要担心。

“老了,不中用了……”老婆婆颇为感概的说一句,视线再望向我时,我从她脸上看到了深深的疲惫。

“按说杨家和岛上本不该有关系,我知道他们帮岛上办事时,是他们在暗里打听我的消息。”老婆婆确实的累了,说一句缓一句,“那是三十多年前,那时我丈夫儿子他们都已经走了,茶摊就我和念岛俩人守着。我腿脚不便,念岛也还小,不能看茶摊。茶摊便请了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帮忙看着。”

我看念岛也就三十来岁的年龄,那时候,应该是他刚出生不久。

“当时我和念岛孤儿寡婆,没住在茶摊这边,茶摊全部有大栓看着,晚上也是他住在这里,每过十日大栓去我家给我报一次账,也防止有人说闲话。有次他报账时,突然对我说,有人在背地里打听我的由来。这个茶摊的位置还算不错,曾有好几人都想趁着我们日子难挨时,把茶摊给盘走,都被我拒绝了。大栓老实,以为是有人想查清楚我的底细,看我有没有靠山,再对我做不利的事情,逼我把茶摊给转出去。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便也没做多想,也宽慰了那人几句,此事便算了。”

“相安无事的过了一个月,还没到报账的日子,大栓忽然来了我家,说这几天每天早上都能发现,有人在茶摊的第一张桌子上摆一排石子。茶摊破旧,城内的风气也好,没也防什么人。就简单的拉了拉草帘子,任谁都能进来。他一开始以为是哪家调皮的小孩摆的,后来天天都是这样,也觉得奇怪了……”

“咳咳咳咳……”

陷入回忆的老婆婆忽然发出一阵咳嗽,念岛忙倒一杯热茶伺候老婆婆喝下,又给老婆婆顺了顺气,让她休息片刻。老婆婆歉意的看我一眼,待恢复好后,继续又说道,“大栓去我家带着那些石子,当我看到他把石子按照事先的顺序摆好时,便知道是岛上的人找过来了。”

“我何曾没想过回到岛上,可知道家人来找我,我又犹豫了。回岛上?时隔几十年,岛上的父母怕是早已故去,剩下的叔伯同系,怕是也没几个了。而那些堂弟堂妹都和我年龄差不多,隔了那么久,又有什么亲情可言?而这里,我还有一个至亲的孙子……”

老婆婆说到这里,念岛已经红了眼睛。从他的名字里就能看出,老婆婆是有多么的迫切回到岛上。

这个时候我不太适合插话,继续当一个忠实的听者。

“先前也说了,大栓是个老实人,也有些木讷,说俗一点,就是笨。也得亏他笨,若是聪明一点儿,就能看出我情绪不对劲了。我让他装作没事儿一样照常看摊就行,见到石子就收起来留着,等报账的时候一起带过来。”

“我让大栓不用理会,大栓照做了。有一晚,大栓夜里听到动静起来查看,见到了那个摆石子的人。”

“杨家人?”我问。

老婆婆点头,“杨家的老爷子。那时候的老爷子正值壮年,大栓没抓住他,让他挣脱跑了。大栓连夜跑去我家告诉我这件事,我那时才知道,杨家和岛上有了牵扯。事后我让大栓谁都不要告诉,杨家的老爷子也再没去摆过石子,他没得到我的任何回应,又被大栓抓住了,没有再去的道理。”

“他摆的图案是……”(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登天道心玄天炼心话仙家和不殊途九妖熊猫的后现代生活奇门档案1929身在罗马帝国的我被迫成了皇帝天师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