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逆战兵锋 >逆战兵锋

第四十五章 道家玄门

鹰卫统领豪华房间内,陈睿与几人一起坐在榻上。

陈睿笑道:“今日真是大收获啊,有士衡的师叔在,鹰卫重生指日可待了。”

陈卓抿了抿嘴,问道:“士衡,非是我多疑,你觉得你这位师叔可靠吗?”

“若是别人我也会怀疑,但这位易羽师叔必然不会投向萧鸾的。他与师傅相差三十岁,几乎是师傅一手带大的,对师傅的感情比我更深。我曾听师傅说起过,这位师叔家族好像与萧鸾的父亲萧道生有世仇。当年高帝建立南齐时,师叔家族曾力保刘宋皇室,后来被萧道生率兵剿灭。”

陈卓恍然大悟,点点头不再纠缠此事。

孔雀给几人添了茶,问道:“哥哥,现在我们人手不足,怎么解决?”

“嗯,此事确实有些棘手。骁骑军中精锐也得训练一些时日,用这些人去刺探情报有些强人所难,我们还需另外找些合适的人来。”

沈洋眼中一亮,“主公,找些道家的人来如何?”

陈睿大笑,“好,此策甚妙。道家的人都能说会道,刺探情报再合适不过了。让卫宽带着人给我将难以维持的道观掳一些人回来,应该没人会注意吧。现在佛门势大,道家只是靠着国师玄心道长勉力维持,被佛门取代是迟早的事。”

陈睿想到后来的梁武帝萧衍。居帝王之尊却醉心于佛学,甚至三次舍身入寺,丝毫不亚于后来舍弃帝位皈依佛门的顺治皇帝。有人说他因崇佛佞佛而亡国,他却毫无遗憾至死坚守戒律。在位期间大修佛寺,广塑佛像,为僧人制定戒律,与不信佛者辩论。可以说为了佛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沈洋道:“此事不必如此大非周章,主公只需找玄心道长聊聊,我想他会一力支持我们的。”

“好,事不宜迟,我在就前往玄心观,拜见玄心道长。”

十五年前,玄心道长被封为国师,高帝命太子在玄武湖选了一处幽静之所,建立玄心观。

玄心观占地极为辽阔,方圆近百亩,其间亭台楼阁夹杂耸立,恢弘大气。山脚下是一处巨大的山门,旁边立着一个五米多高的石碑,高帝亲笔书写的‘玄门正宗’四个大字,透露出一股磅礴大气。

三米长的青石板路面蜿蜒而上,直通正门。一路来此敬拜的香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朝廷官员,大家闺秀。道路两旁青松迎客,绿柳相依,不时地有些小动物在林间穿梭。

正门前,几个道童一字排开,小脸紧绷,一板一眼地举着拂尘,对着人群行礼。

进了大门,首先入眼的就是真武大殿,供奉着真武大帝。

玄心观地处玄武湖畔,真武大帝又称玄武。陈睿笑道:“这真武大殿倒是应景的很呢。”

真武大殿左右各有一处殿宇,分别是三星殿与五岳殿。

三殿都由七十二根楠木作为主体而构成,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殿门左右都立着金甲天将,威风凛凛,雕镂细腻的汉白玉栏杆台基,朱红色的雕梁画栋,杏黄色的八卦旗帜随风飘摇。

陈睿暗叹,好一处道家圣地。

再向后走时,被两个道士拦了下来。

陈睿笑道:“劳烦通报玄心道长,骁骑将军陈睿前来拜见。”

道士倒也未摆什么架子,一人转身向后面走去,向来是传递消息去了。

陈睿道:“玄心观不愧是我大齐的道门正宗,一路走来,处处可见仙风缭绕。”

道士稽首道:“将军过奖了。修行之人用不着如此奢华,若不是圣命难违,我等也不愿让这些俗物扰了清修。”

陈睿不由对这道士好感大起。红尘多姿,魅影惑人,修道就是要上抵天心,下合人情。要想从这滚滚红尘中找出自己的道心,着实有些为难。修道之人要在短短数十年中参透人生的真谛,只有清心寡欲才能看清本心。

陈睿认真地回了一礼,道:“道长看来已寻见自我,道这一字已存乎一心,在下佩服。”

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走了出来,闻言笑道:“看来将军也是我道家之人,不知可曾拜过名师?”

旁边道士一稽首,道:“师傅。”

老道挥挥拂尘,道:“你去吧。”

陈睿随老道士进了后面的太极殿,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太极殿金光闪闪的牌匾。

老道噎了口茶,笑道:“没错,就是太极殿,与宫中的太极殿同名。先帝在位时常来此为天下万民祈福,后来龙体抱恙,不能出来行走,索性就在宫中建了一座太极殿。”

老道年愈七旬,身穿青色道袍,背后绣着杏黄色的八卦图。满头的白发随意的盘起,插着一支玉簪,尺长的白须微微飘在胸前,红润的脸庞如婴儿般娇嫩,不见一丝皱纹。口齿清晰,语调平稳。说话间檀香缭绕,人影在香雾中若隐若现,像是神仙中人。

陈睿稽首一礼,问道:“尊驾可是当朝国师,玄心道长?”

“不必提那些虚名,老道正是玄心。适才听陈将军之言深和我道家之言,陈将军家中可有长辈是道家高人?”

“家中父母早亡,在下随师父在山中长大,适才之言都是往日师父说起的,在下只是复述。”

“哦?令师是?”

“家师诸葛清云。”

“嗯,怪不得呢,当年老道也曾与诸葛兄坐而论道,受益良多。不知诸葛兄现在如何了?”

“家师已于十年前亡故了。”

“可惜了,天妒英才呀。”

玄心老道微微有些失神,双眼像是有些湿润。

过了一会儿,老道回过神来,笑道:“人老了,就容易多愁善感,让贤侄见笑了。”

陈睿连称不敢。

老道轻轻捋了捋颌下长须,笑道:“贤侄对我道家了解多少?”

陈睿应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晚辈以为此言甚妙。道是先于天地的混成之物,归本溯源是指天地万物之至理。宇宙苍穹苍茫宏大,人的一生不可能完全认识透,只能在短短数十载的人生中不停地追寻着真理。这真理存在在天地万物之中,一花、一树、一飞禽、一走兽,只要有感于心,皆称为道。”

“好,贤侄此言大善。一花一尘,须弥世界,我心有得,皆可成道,老道今日受教了。诸葛兄真乃奇人,竟然教出如此弟子,老道佩服。”

“道长过誉了。晚辈今日此来是有事相求。”

老道摆了摆手,喝道:“去,关了殿门,今日不见外客了。”

随侍的小道士,关了殿门。大殿中一片静寂,只剩下了玄心老道与陈睿两人。

玄心老道示意陈睿开口,陈睿点点头,续道:“晚辈奉命执掌鹰卫,手下暂缺人手,现在想向道长借些人手。”

老道不置可否,盯着陈睿的双眼笑道:“小家伙,你要与萧鸾打擂台,何苦拉着老道下水。老道明哲保身了一辈子,临老了得多为徒子徒孙们想想了。”

陈睿笑了笑,没有反驳。端起茶碗,轻轻抿了口茶,把玩着茶杯盖子。

老道双眼似开似闭,盘坐在蒲团中,静静等着陈睿下文。

陈睿腹俳道:不愧是修了一辈子道的老狐狸,真是沉稳啊。也罢,谁让咱才是弱势的一方呢,先开口就先开口吧,只要把老头拉下水就行了。这场子迟早能找回来。

“道长不知对现在道家的境况可有什么想法?”

玄心老道苦笑,真是只小狐狸,这话题挑的好。

“贤侄看看玄心观的胜景,难道看不出来吗?”

陈睿翻了个白眼,暗骂一声,老头真是够墨迹的,不许下好处就死不松口。

“晚辈看来只怕是要胜极反衰了。佛门日益兴盛,而且现在皇室中人对佛家更有好感,尤其是萧鸾。听说萧鸾家中就修了一座佛堂,供家人日日参拜。若是道长愿意让弟子出仕,日后道家也就有了自保之力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出人,我保你道家传承不至于被佛家压迫。

老道拧着长须,叹道:“贤侄此言不差,陛下殡天之后,只怕我道家就没有容身之所了。玄心观昌盛一时,到时候若是没人护持,恐怕会毁于一旦。此事贫道应下了。”

陈睿松了口气,终于说动了老头。

老道看着陈睿,笑道:“贤侄,去年你横空出世时,老道就看好你。陛下问起你时,老道给了你一个‘破军’的称号,可曾满意?”

陈睿听见这个绰号就浑身不舒服,瞪了一眼老头,道:“道长就没有更好的了吗?比如神威天将,忠义武圣等等的。”

老道愕然,嘴角一阵抽搐,喃喃自语道:“好厚实的脸皮,颇有老道年轻时的神韵。”

两人对视大笑,陈睿躬身一礼道:“道长,在下告辞了。明日晚辈派人来召集贵派弟子。”

“贤侄别急,老道为你起上一卦,如何?”

陈睿一愣,又缓缓坐下,笑道:“有劳道长了。”

老道闭目,嘴里念念有词,手中三枚铜钱上下翻飞。

忽然老道双眼圆睁,将手中铜钱抛起,在空中相互碰撞,叮铃铃清脆悦耳。

铜钱落地,老道盯着铜钱,手指掐算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陈睿盯着卦象,轻声道:“小人窃位,发号施令,声厉词严。发兵出战,则出击不利。若是能守住这一时,则小人消退,君子得势。多谢道长,晚辈告辞。”

说罢躬身一礼,告辞出了太极殿。

玄心老道盯着陈睿的背影,眼露奇光。

喃喃自语道:“好一个奇才。去年老道曾给你卜过一卦,卦象显示你有九五之姿,只是不知道你能不能顺利地走到那一天呢?”(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史上最强暴君逆战成妃逆天战魂诀逆天战王逆战风暴逆乱战魂末世逆战鬼妃逆世:战神二小姐末世逆战妃要逆袭:战神王爷,别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