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入主大明 >入主大明

第一百三十一章:炼钢似乎并不难

大明在冶炼这一块,民间的技术力量跟官方可说是越拉越大。

等到了明朝后期,民间的冶炼水平,那更是已经甩了官方好几条街啦。

不但炼铁的炉子要比官炉大得多,甚至都已经用上了活塞式鼓风机。

其结构和功能已经跟现代的鼓风机差不多了。

而欧洲,还得再等个两三百年才能发明出这玩意儿来。

有了鼓风机和超大的高炉,民间一炉一昼夜的产量就近4000斤。

最高,甚至能达到6000斤。

有些民间作坊,还做到了把冶铁炉与炒铁炉串联起来使用,减少了炒炼熟铁时再熔化的过程,缩短了炒炼熟铁的时间,大大降低了成本。

而明朝的炒铁炉,也就是欧洲都快到19世纪了,才发明出来的搅炼炉。

总之,除了因为温度不够,没能炼出液态钢外,其余都已达到了当时的极致。

不但有技术,还能炼焦炭,甚至连坩埚都有。

也就是说,那些民间达人,连高温耐火砖这个问题都已经解决了。

既然民间冶铁已从各方完爆了官营的铁厂,技术层面也已到了时代的天花板,那么,就炼钢这一块来说,朱宸濠其实并不需要再搞什么大发明了。

对他而言,只需派人前往全国各地,去将那些现有的成果拿来就是。

当然,大动作或许不需要,可该改进的地方,还是得改的。

比如,现有的炼铁炉就必须得改造。

因为明朝炼铁有个最大的问题。

那就是,虽已有了高温耐火的坩埚,可所有用于冶炼钢铁的炉子,却都是开放式的。

这样的炉子,根本没有办法有效聚热和留热,这也就导致热效率不高,温度也始终达不到炼出钢水的高度。

因此,就整个冶炼钢铁这一块而言,朱宸濠目前真正要做的,不过是改造个炉子罢了。

但说起来虽然好像挺简单的,可真要做起来,肯定也是得费上一番功夫。

而在把一切条件都聚齐,取得最终的成功之前,朱宸濠倒是还有一个办法,现在就能大幅提高所炼铸铁的质量。

那就是,水力锤锻法。

也就是利用水车的带动,来反复锤炼锻打铸铁,让新炼的铸铁脱碳,并降低磷、硫等杂质,从而改善所炼钢铁的质量。

这个方法,在大明还从来没有人尝试过。

历史上的明朝也没有。

但朱宸濠相信它一定是行之有效的。

因为比起人工捶打来,使用水车的效率不知要高多少倍。

既如此,获得更好的成果,那也就是必然的。

像这种机械的捶打锻造,当然是用蒸汽机更好。

可现在连钢都还没有搞定,就想弄出蒸汽机来,也过于好高骛远了。

而水力驱动虽没有蒸汽机那么容易控制,但绝对可行。

既然想到了肯定就得去做。

朱宸濠很快就传下旨意,命令雇佣几支流民建工队,前往城外的浑河(现永定河)岸边,搭建一座营地。

这个时候,朱宸濠组建流民建工队的想法已经付诸实施,光京城就有十来支了。

负责管理的,则是工部。

这才刚组建没几天,也就派上用场了。

朱宸濠打算等这帮人搭好大营后,便再派些工匠过去,指导流民建工队制作大型水车和建筑高炉,以及一些配套的设施。

当然,还得派驻一队士兵过去,以防出现什么意外。

而且为了保密,那里也需要有军队长期驻扎。

朱宸濠还准备将那些从民间搜罗来的冶炼技术,也在此大营中复制出来。

或许,那个地方就是大明未来的核心军工厂了。

但要想真走到那一步,肯定需要不短的时间。

想太远也没用,就现阶段而言,还是得先搞出水力锤锻法来,以提高铸铁的质量。

随着皇帝令谕的下达,京城内外许多人都忙碌起来。

首先,工部派出了官员前往浑河两岸选址。

这个地方肯定不能选在北京城的上游,以免影响居民取水。

毕竟这个时代是没有自来水厂的。

水车虽然没有污染,可等搭建起高炉来,就难说了。

再加上日后还会增添炼焦炉,到那时整个营地所产生的废气、废渣和冷却废水等,恐怕对环境的破坏还真不会小。

所以,这个地点最好还得离京城远一点。

为了应对污染问题,朱宸濠还打算寻找一个渣场,再长期雇佣几支流民建工队来负责处理营地的废弃物。

对这个环境问题,他也很是无奈。

因为这其实是世界性的难题。

别看现在那些发达国家一个个人五人六的,可在工业化的早期,又有哪个是干净过的?

世界上的那些大国,几乎都经历过了一个先污染,再治理的过程。

当然,现在说啥工业化,还是扯蛋。

八字都还没一撇呢。

就朱宸濠来说,还是先将这个营地搞起来才是最紧要的。

至于最后它只是个实验基地,还是真转成大型军工厂,到时候再说吧。

在相关人员为朱宸濠的实验基地选址之际,他又下了一道圣旨:

从今往后,所有来京轮班的班匠,朝廷都将给与工钱。

这道旨意一传达下去,无论是火药局还是军器局,亦或是非军工业的那些部门,所有的工匠都是欢声雷动。

因为按照朝廷原先的规定,这些匠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得上京服役一次。

唯一的好处就是,家里出了一个人后,可以免除另俩人的差事。

但若是一家的人口多,则除那免役的二人外,其他人还是得服役。

要知道在明朝,不管是匠户还是军户,都是世代不变的。

要想改变,唯有参加科举这一条路。

可想要科举,你就得有钱和有时间读书。

这就使得有的人为了能安心读书,轮到他服役时,花钱雇请别人前去。

于是,原本就差的家庭为了一点钱只能放弃读书的机会,几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现在皇帝决定给工钱了,不管多少,也能让那些匠户减少生活的压力啊。

或许,靠着家中几个人的牺牲自我,就能供出一个进士来啦。

只要那个子弟的官做得够大,全家脱离匠籍也就不再是梦。

明朝在脱籍上,看似很严,其实只要地位到了,还是不难的。

就拿军籍来说吧,按规定必须做到兵部尚书,才能脱籍。

可像张居正、高拱和李东阳这些军籍的大佬,全没有做过兵部尚书,可到了他们后辈参加科考时,户籍便都已经是民籍了。

这显然是走了皇帝的路子,直接给改了籍。

所以,无论是给了那帮匠人希望,还是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总之对于朱宸濠这个皇帝,大明所有工匠都是感恩戴德的。

相关推荐:穿越之燕回洪荒符巫我世袭狱卒,开局镇压长公主魂归华夏诸天道演次元穿梭平行宇宙冰淇淋战队进攻进攻的地球万神殿天宇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