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万家主母 >万家主母

46、母女

杨氏父亲杨翰林在翰林院已经十数年,翰林贵则贵矣,清却够清。虽说这些年靠了万家的银子也谋了几个好差事,但年纪渐老,升迁无望,更别提入阁拜相这样遥远的事情?况且家里人口越来越多,京城虽没到米珠薪桂这种地步,也是生活不易,倒不如上表乞休,回家乡做做乡绅,再说扬州本就富商聚集,翰林在这种地方又是稀罕物,润笔也能收得丰厚一些。

主意一定,就在七月时候上表,本是闲职,朝廷自然准了,又在京里盘桓了几个月,收了些饯别的礼物,翰林院同仁们也做了许多的饯别诗词,这才先上车后到济南换船,风尘仆仆往扬州赶来。

万家这里早收到了信,杨氏也数年不见爹娘心里悬望不止,听到这话面上颜色喜动地道:“知道了,我这就去……”说完站起身走出一步才觉得不妥,回头看着笑眯眯望着自己的万老太太那脸不由红了:“媳妇几年没见爹娘了,心急了些,还望婆婆勿怪。”

万老太太拍一拍她的手,慈爱地道:“这是喜事,况且你和亲家他们隔别多年,现在要见到心里欢喜忘了礼也是常事,我怎会怪你。”自从那年那事之后,杨氏和万老太太之间隔膜渐少,虽然外人瞧着和原先一样,可在这些细小之处,那是大不一样的。

坐在下方的李氏瞧着杨氏面上笑容,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这几年来,外人瞧着他们夫妻、婆媳之间是和好如初,可是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知道内里的不同。夫妻之间的甜蜜恩爱已经没有了,纵然在最亲密的时候,李氏都能感觉到万三老爷对自己的不同。

平日之间,更不是当年恩爱时候了,生病时候也会请医问药,可是再不会像原先一样亲自在旁边看顾。自己忍不住摔打、发火,他也不会坐在那哄自己开心,而是起身离去,唤进丫鬟服侍。眼里的冰冷早已消失,代之的是淡然。

这样的淡然让李氏心酸,也曾想过弥补,可是怎么弥补竟觉无计可施。想和婆婆再像从前一样,但万老太太虽对她一如往常,但当年的亲热已经消失,就算讲几个笑话,李氏自己也觉得无味,终究只是讪讪坐着。如果当初知道是这样的结局,会不会依旧不管不顾说出这样的话?这些年来,李氏一直在问自己,可是终究还是没有答案。李氏不由握紧了帕子,这个答案,或许要很久之后了。

又有下人来报信了,杨亲家已经下船上轿了,正往这边来,再过一时就该到了。万老太太一边听着,一边吩咐厨房速速备几桌酒席来,这才就着杨氏的手站起来:“二太太,我们一起去接亲家老爷太太们。”杨氏笑吟吟地搀着她走出数步,万老太太这才回头对李氏道:“三太太,你也一起去吧,刘姨娘,你在这里把年礼单子再对一遍就回去吧。”

初雪恭敬应是,送了万老太太出去,瞧着杨氏面上的喜色,初雪不由微微有点怅然,人人都有亲友、都有故交,只有自己,是一无所有。仅仅只是一瞬,初雪就平复了心情,和丫鬟们继续对起年礼单子来。

刚到了二门时候,就又有下人上前:“老太太,亲家太太和两位舅太太,几位表姑娘已经下轿了。”万老太太面上露出喜色,对杨氏道:“瞧瞧,我毕竟老了腿脚慢,那时赶了出来,亲家太太竟已到了,若要再晚一点,就要亲家太太等,这样多不好意思。”

杨氏顺着说了一句,不过就是万老太太不老的话,又拿自己做了比,周围服侍的人全都笑起来,李氏身边的丫鬟轻轻扯一下她的袖子,李氏才仰头挤出一丝笑容。

杨母已经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媳,三个孙女走了进来,虽然人口众多,可跟随的丫鬟婆子不过三四个,哪似万家,身后丫鬟婆子一大群。从大门到二门这里,虽只短短一路,也能瞧出万家的富裕。杨母心里品题着,和万老太太各自行礼后才瞧向自己女儿,见到女儿面上笑容依旧,但眉间眼梢之处,却有一种从容,再没几次归宁时的委屈拘谨之感。

杨母心里既欢喜又惊讶,只是总要先和万老太太叙别后情形,不好去问女儿。等到各自行礼毕,到万老太太上房坐下,又是万家的孩子们来见礼,等行礼寒暄完,酒席已经送了上来,又招呼入席饮酒。

杨母不敢多喝,只略喝了两杯就笑道:“我历来不善饮,又多了几岁年纪,亲家太太,容我逃席吧。”杨大太太忙站起身扶起她:“婆婆,媳妇服侍您下去吧。”杨母瞧她一眼,佯怒道:“就这么几个人,难道还要你也跟我逃席吗?”

万老太太已经笑了:“亲家太太说的是,就让二太太陪您下去吧,大舅太太,你可别想借着由头逃席。”杨氏巴不得这声,扶住杨母就下去,杨大太太瞧着她们母女走了,故意哎呀一声:“瞧瞧,还是亲家太太眼尖,本来我想着,服侍婆婆下去,既在婆婆面前讨了好,又逃了席,多两全的事?”

万老太太已经笑的端不住杯子,旁边服侍的丫鬟忙上前接了杯子,给她重新斟上一杯,万老太太接了杯子在手,送到杨大太太面前:“舅太太,这杯酒,就当是罚你的。”杨大太太故意做个为难之色,已被杨二太太拿起酒杯往她嘴里灌,杨大太太喝完了才对杨二太太故意恼道:“你也跟着怄我。”

合席都笑了起来,李氏坐在杨二太太身边,瞧着这些欢笑,若是原先,自己定也要跟着她们一起欢笑,可是现在只是来陪着罢了。

前面席面欢声笑语,杨氏母女已经到了万家知道消息后,特意收拾出来的一个用来让杨家人暂住的院落,杨家原本的下人不多,丫鬟这些还全是万家的人。屋里烧得暖暖的,杨氏服侍杨母换了衣衫,卸了钗环,杨母这才接了茶在手道:“你们下去吧,我想和你们太太说说话。”

听到杨母这样说,丫鬟先瞧一眼杨氏,得她点头后才行礼退下。杨母拉住女儿的手:“先别忙了,坐下吧,我们也有三四年没见了,难道你不想和娘说说话。”杨氏这才坐到她身边,看一下周围没人,伏到杨母怀里:“娘,女儿好想你。”

这一声唤似乎抹去了母女多年没见的鸿沟,又似时光重回到十多年前,杨母轻轻拍着女儿的背:“你啊,从小就是个最让人放心不过的孩子,话都是藏在心里,不肯轻易告诉别人,你爹也是为了这个才把你嫁过来,但这些年我最担心的反倒是你,这次来瞧见你这样,娘才放心。”

杨氏在她怀里点头,杨母摸一摸她的脸:“有件事我一直没说,当初把你嫁到万家,虽是你爹拿的主意,可我是先见过你女婿的,觉得他虽出身商家,人却是斯斯文文,既没纨绔气,也没下贱气,我这才点头的。”

杨氏直起身,眼里满是不相信,杨母轻声叹气:“雅儿啊,你当娘真是和你爹一样,被万家的银子迷花了眼才把你嫁来的?”

杨氏面上不由红了一红,杨母握住女儿的手:“若不是你女婿是这个性子,我觉得他不会亏待了你,怎舍得把我的乖女儿嫁过来?只是娘没想到,以后还多了这么多波折。”杨氏抬头望去,见母亲头上似乎又多了不少白发,心里不由一酸,轻声道:“娘,我晓得。”

杨母看着女儿,眼里满是心疼:“以前你几次归宁,虽都说过的好,可是我瞧着你总是有些委屈,特别是你几个姐夫妹夫,陆续考中地考中、中举地中举之后,娘瞧着你归宁时候的话就更少了,我是做娘的人,怎舍得你这样过?可是娘要是劝你,说女婿是个好女婿,女人这辈子,除了诰命之外,还有别的东西。只怕会被你认为娘站着说话不腰痛,娘忍了这十多年,忍的好辛苦。”

说着杨母不由滴下泪,杨氏心中也有感慨,露出笑容:“娘,那时候我没转过弯来,现在想起,很多时候的确是我错了,虽说……”杨氏微微顿住,虽说和丈夫之间还是相敬如宾,可是杨氏自己知道,有些事已经变了,偶尔午夜醒来,看着枕边人,杨氏会觉得那十几年的执拗都不应该,这个男人有什么不好?

出身并不是他所能选择的,自己嫁过来之后,他也竭尽全力地对自己好,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自己说出一句诗词他不知道而感到羞涩。或者,再差那么一点点,就可以跨出心里的这步,把这个男人真正视为自己的天、自己的一切。

杨母没有等到她的回答,抬头去看女儿:“怎么了?”杨氏笑一笑:“娘,没什么,以后您不必再为我担心,女儿已经想通了,女儿过的很好。”真的?杨母抬头去瞧她,杨氏点一点头。

十来年的夫妻,这样的好,就算是块石头也捂热了,而不是继续纠结在无人唱和、得不到诰命这些事上。

母女叙了一会话,杨母毕竟年纪已经上来,又劳累一路,渐渐合上眼皮,杨氏忙唤进丫鬟服侍她睡下,这才带人走出屋子,刚出屋就遇到从席上回来的两位嫂嫂,杨氏知道酒席已散,送她们回来的李氏也传了万老太太的话,说杨氏不必再去她屋里,杨氏也就寒暄几句自己回屋。

万二老爷正在灯下瞧着什么,看见她进来忙笑道:“快过来瞧瞧,岳父在席上说想在瘦西湖边建一座宅院,恰好庄家要卖个院子,前几日才把这院的图拿来给我,你来瞧瞧合适吗?”

看着丈夫含笑的脸,杨氏并没像平时一样应了,而是轻声道:“你可以不对我这么好的,可你还是对我这么好,你真傻。”

作者秋李子其他书: 夫贵妻荣只是传说 珊瑚 极权皇后 侯门女 世家妇 曼婚 当悍妇遇到孝子
相关推荐:空间农女:天降相公追上门空间农女:将军赖上我空间灵泉:小农女大作为英雄联盟之史上最强世家妇侯门女全球捕鱼:深海渔船极权皇后曼婚夫贵妻荣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