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

第三十一章 老年受制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昌宗、张易之成了女皇身边的红人,连带着家人也一个个升官发财。

张昌宗的兄弟张昌期、张昌仪分别当上了岐州刺史和洛阳县令。官虽不大,可是仰仗着二张的风头,那是无恶不作。他们的上司看着二张的面子上也不敢申斥。结果他们就愈加无法无天起来。

张昌期路上看见一个女子美貌无比,随即抢回家做了妾室。人家夫君上告被他知晓,竟然派人将其活活勒死。

张昌议一次骑马走在路上,被人拦住马头,塞了一包黄金以求官。张倡议随即将求官的信送于吏部侍郎张锡。后来张侍郎弄丢了信来问张昌仪。张倡议不知,便说:“我只记得姓薛,你只管将姓薛的人一起升官便是!”

张侍郎回去一查铨官文卷,这年上报的名单中,薛姓者,六十余人。张侍郎怕得罪张氏兄弟,不得已,将这六十多人一一注官。

这张氏兄弟倒是个有信用的人,只要他们拿了钱,必定会把你的事办成。他们如此胡来,导致朝中怨声载道。

女皇如今已经是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每日辛苦问政之余,便要千方百计的找点乐子,放松一下。

因此,女皇便召集王公大臣、诸武子孙、二张兄弟以及奉宸府的那些弄臣一块参加宫中内宴。

宴席上,二张及奉宸府的弄臣为讨女皇欢心,便都拿大臣开涮、取乐。女皇看平日朝堂上一本正经的大臣,一个个都变成了小丑,开心不已。

宰相王及善启奏女皇道:“二张全无人臣之礼,应对张氏兄弟等奉宸府人训教约束,以免紊乱朝纲,贻笑大方。”

女皇收敛住笑容道:“卿既年高,不宜宴饮,还请回去歇息,明日早朝再见。”

王及善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而退。他走后,宴会照旧,玩笑依旧。

二张是女皇身边的红人,诸武和一些朝臣便围绕着他们拍须溜马,阿谀奉承。只把女皇哄的开怀,自己便趁机得到些封赏。

张昌宗肤白唇红,姿容不俗。朝臣们皆说:“六郎(张昌宗)貌似莲花!”女皇陛下侧目观之,确有莲花之姿!

忽然宰相杨再思道:“你们说的不对!”女皇怫然不悦道:“如何不对?”

杨再思厚颜无耻地道:“他们说:六郎似莲花,我以为:莲花似六郎!”

女皇大喜:“说得妙极,赏!”

这晚女皇心花怒放,不由得多喝了几杯,很快就有些不胜酒力。随即散了宴饮,由二张搀扶回寝宫。

二张使出浑身解数伺候的女皇筋软骨酥,飘飘欲仙。

二张见女皇心情很好,忽然跪下哭泣道:“陛下,救命!”

女皇惊讶道:“这是何故?”

张易之抹去眼泪道:“有人骂我兄弟二人专以*取悦皇上,*宫闱,如今承蒙陛下袒护,我兄弟二人方得平安。他日,这些骂我们的人必诛杀我兄弟二人以正朝钢。”

女皇眯起眼睛问道:“此话何人所说?”

“邵王李重润、永泰郡主和魏王武延基。”

“他们不仅骂我们,他们还诋毁陛下!”

“什么?”

张昌宗看了看张易之,大着胆子道:“他们说陛下荒淫无道,虽是八旬老妪,仍然贪淫好色!”

“大胆!”女皇气得血脉偾张,“这些不知死活的混账!想死?!朕就遂了你们的愿!易之,传朕旨意,令他们即刻自裁!慢着,永泰郡主怀有身孕,免于死罪。”

张易之一听,立马穿上衣服,一溜小跑地传旨去了。

其实二张所说之话半真半假,邵王和永泰郡主夫妇私议二张是真,至于辱骂皇上的话那是万万没有的。

他们毕竟年轻,私下谈论二张,义愤填膺之际难免声高,不想隔墙有耳,传入了二张的耳中。

本来永泰郡主因有身孕逃过一死,可是受到惊吓的郡主当夜临产,气虚体弱,竟然难产致死。

第二天一早,太子李显便跪在母皇的寝宫外请罪。

女皇此时已经酒醒,听侍女说了昨晚之事,自己心中十分懊悔,他们都是自己的孙子和侄孙啊!可是政令已出,人也早已自裁,事无可改。

女皇赶紧召进太子,“你的儿子、女儿和女婿被朕赐死,你可怪朕?”

李显跪下惶恐道:“都是儿子教子无方,让母皇生气了,请母皇治儿臣的罪!”

女皇叹息,心中升起一丝悔意,可是事已至此,还能如何呢?

女皇强忍心中的酸涩道:“你回去好生安排这些孩子的后事吧,不要失了皇家气度。”

“儿臣领旨。”

为了小情郎的几句谗言,竟然诛杀了自己的亲孙儿!从此,李氏宗室子弟对二张敬而远之,不敢稍有轻慢之词。

不几日,太子李显还带着相王李旦、小妹太平公主上表,奏请母皇立二张为王。

女皇虽十分宠爱二张,可是也并非没有分寸。虽然不断给他们升官,可是全是虚职,并无实权。王可不是那么好封的,除了李、武两家,异姓王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初薛怀义那么受宠,也不过封了个国公。于是女皇循旧例,下诏封张易之为泾国公,张昌宗为邺国公。

张易之现在荣华富贵,其实也是苦孩子出生。张易之的父亲早逝,寡母一手拉扯他长大。

张易之对母亲颇为孝顺,不仅为之建了高房大屋,为母搜罗了无数珍宝。

他从女皇的身上受到启发,竟然突发奇想,想为他的母亲寻找一个面首。

其母阿藏一眼看上了凤阁侍郎李迥秀,张易之为母求于女皇,女皇觉得此事甚是有趣,遂下旨令李迥秀与阿藏相私。这种事而有旨意,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凤阁侍郎品貌双全,家中早有美妻娇妾。无奈皇上有旨,不敢不从。

洞房这日,朝中官员都来恭贺,李迥秀苦笑,勉力应酬。为壮胆,故意酩酊大醉方才进入洞房。

本想乘着酒意,胡乱洞房就算了。没想到一进洞房,看到满脸皱纹,一头银发的新娘,李迥秀彻底崩溃了。

从此以后李迥秀就没怎么清醒过,他只有靠着酒精的麻醉,才能接受这不堪的事实。

阿臧和张易之非常不满,便将李迥秀贬到了衡州担任刺史。神龙政变后,张易之被杀,阿臧籍没入宫,李迥秀也被株连,由衡州刺史贬为衡州长史。

神龙元年,是女皇一生命运的转折点,年初一,她已经卧床不起,为祈福,大赦天下,改元。

女皇躺在长生院的病榻上,已经病弱不堪。张易之和张昌宗在其身边小心伺候。不能上朝的女皇将二张当做耳目,用以控制朝臣。

可是久不上朝的她不知道,逼她退位的谋划已经在进行中了,机会恰恰是她的卧床不起。

张柬之、崔玄等人一起商量,以二张谋反的名义诛杀之,乘机逼女皇退位,迎立李显为新君。

张柬之筹谋了整个事件后,特来请太子李显出山。李显懦弱,还小声道:“这对母皇不敬吧?你们且去,我只做不知。”

张柬之恨铁不成钢,大家都把脑袋拎在手上为太子谋划前程。没想到正主竟然是这个态度。还是太子妃韦氏怂恿,太子李显才答应一起诛杀二张。

张柬之等人率领左右御林军五百余人杀至女皇居住的迎仙宫外,二子听到动静不对,出门查看,被张柬之命人拖出去斩杀。之后众人簇拥着太子进入了女皇居住的寝宫。

女皇被惊醒,问道:“谁在作乱?”

张柬之答道:“张昌宗、张易之谋反,臣等奉太子命,诛杀了他们。”

女皇睁开眼睛细细看了看底下的人,当他看到太子时,有些意外,“原来是你!既然两个小子已经杀了,你就回东宫去吧?”

司刑少卿桓彦范进谏道:“太子怎么能再回东宫呢?太子如今如此年纪还居住东宫,实在有负天皇嘱托!”

“前些时候,太子征兵,百姓踊跃而入,可见大家思念唐朝之甚。臣等恳请陛下传位于太子,以顺天意民心!”

女皇闭上了眼睛,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女皇强撑着坐起,巡视了参加逼宫的人,面对女皇锐利的眼神,不少大臣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看到逼宫的人里不乏自己的亲信和一手提拔的干将,女皇多少有些意外,“你们也来啦?!”

女皇一手提拔的崔玄韦跪下道:“陛下,臣正是要报陛下的知遇之恩!”

女皇没有说话,她感到十分的疲惫,不由心中慨叹:“罢啦!由他们去吧!”女皇慢慢躺下,闭上眼睛睡去……

第二天,女皇下诏:太子监国,大赦天下。

第三天,女皇下诏:传位于太子。

第四天,太子李显即位。

第五天,女皇徙居上阳宫,由其曾经心腹之子李湛宿卫。

女皇迁至上阳宫时,只有宰相姚元之痛哭流涕。张柬之道:“今天你怎么能哭?你恐怕要大祸临头了!”

姚元之道:“前几日,我随你一起诛杀佞臣,是做臣子的情义。如今离别旧君主,也是为臣子的情义。即使为此获罪,元之也是心甘情愿!”

于是姚元之当天就被贬为亳州刺史。

政变之后,新皇帝论功行赏,将当初一起举事之人纷纷加官进爵。当初殿中监田归道拒不给兵,本要处罚。可是田归道说:“拱卫天子是殿中监的职责所在,没有皇帝的命令,岂可轻易调动兵马?”

中宗李显认为其忠诚,免于死罪,并授给他太仆少卿之职。

政变第六天,中宗皇帝率领百官,到上阳宫拜见母皇,给母皇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这也是后人称其为武则天的由来。从此,中宗每十日率百官探视一次女皇的起居。

这次政变,诸武皆被蒙在鼓里,事成后,无人敢动。(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开局从废品站开始变强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我说书那些年这只是个游戏呀关于我穿越到灵能世界这件事病弱男配手握团宠剧本人在火影,已成叛忍全球求生,开局一座木屋我在异界养神龙极品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