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 >凤神玉凰之卷一情殇

第十七章 朝中二圣 泰山封禅

上官仪密谋废后,惨致灭门。朝臣们一下子看清了武后的手段。武后在朝臣们心中的位置骤然上升。

过去的这几年,皇上生病的时候,皇后才上朝理政。经过此事后,皇后不再放心皇上独自理政。于是大唐的朝廷上出现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观——皇上和皇后同坐朝堂。皇上在东,皇后在西。皇后的面前挂着翠帘。

朝臣们惊叹之余,也就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心悦诚服地称之位“朝中二圣”。

上官仪一案掀起的轩然大波逐渐平息了,可是此案给武后带来的震撼却远没有静止。

这场风暴让武后意识到:宰相的权势太大了!上官仪这样一个刚上任不久的副宰相,竟然敢于提出废去皇后这样大的议案,并且差点付诸实施。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

朝中的这些大臣毕竟是是李氏朝臣,时时刻刻维护着李家的江山。

武后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决定招纳一批博学多才的文人士子进入宫中。

只要是有真才实学的饱学之士,不管出身,哪怕是一个山野草民也可以入选。

武后将此事交给了许敬宗和崔义玄,让他们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入选后的人员交于武后自己最后定夺。

挑选出人才后,武后立即传旨,在宫禁的北部,辟出一座宫殿,装修一新后迎接了这些驰名天下的鸿学大儒。

这些人被特许:直接从北门出入宫禁,不以常礼拘之。待遇在四品之上。

这些皇后的座上宾被朝臣们称为“北门学士”。

名义上他们的任务是编纂《列女传》、《臣轨》等书,有时候为朝廷起草、宣读诏书。可是实际上,他们是武后自己的幕僚班子、智囊团。

武后有空就会去他们中间坐坐,和他们商谈国事政要。武后像他们的朋友一般在一起喝茶、聊天。

武后让他们畅所欲言,不久武后就将和他们在一起聊天所得,汇总成“建言十二事”上奏给皇上。

这十二事用现在的话简单地说就是:

1、

劝勉农桑,轻徭薄赋。

2、

免除三辅一带的徭役。

3、

停止用兵,以道德教化天下。

4、

禁止浮巧。

5、

减少土木工程,节省经费。

6、

广开言路。

7、

杜绝谗言。

8、

推崇老子。

9、

不仅为父守丧,也要为母守丧。

10、

上元以前勋官已给先身者予以追覆。

11、

八品以上京官增加俸禄。

12、

任职官员才高位下者,予以擢升。

皇上将这些建言拿去和大臣们商讨,得到大臣们的齐声赞颂。皇上立即颁发诏令,将这些建言付诸实施。

诏令颁发后,举国欢腾,甚至有人出资为武后修建了生祠,立了长生牌位。在百姓的眼里,武后成了和救苦救难的菩萨同等的所在。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势下,被郭行真的厌胜之术压制的鬼魂再次复苏,王皇后和萧淑妃的鬼魂重新出现在武后的梦里。

无奈之下,武后提出再次提出迁都洛阳。高宗皇上欣然答应。

回到洛阳后,武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治理国政之中。而皇上则把精力都投入到年轻貌美的魏国夫人身上。

武后对他们的奸情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她的精力都在国政之上,对皇上实在没有精力敷衍,也就由着魏国夫人伺候皇上了,直到魏国夫人有了非分之想。

在武后的治理下,大唐延续了太宗贞观之治的盛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后提出要封禅泰山。高宗皇上欣然允之。

在皇上正式颁诏封禅之时,武后突然上表,她认为封禅大典将女性排斥在外有失公允。所谓天为阳,地为阴,皇上封天,就该由她率领内外命妇参加禅地。

高宗皇上觉得武后说得颇有道理,当即敕准。

高宗希望武后禅地时带上魏国夫人。武后以魏国夫人既不是内命妇,也不是外命妇为由阻止。

武后和皇上踏上了封禅之路,一路上,武后容光焕发,兴高采烈。武后很快注意到皇上的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武后这时候才惊觉魏国夫人在皇上心中那不可或缺的位置。

武后冷笑,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武后佯作不知皇上的心绪不佳。现在什么都是小事,封禅大典才是千古未有的大事。

正月初一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在这个新春伊始的日子里,大唐高宗皇上在官员们的簇拥下,登上了泰山南麓的圆坛,举行了封天大典。

正月初三日,高宗皇上及群臣走下泰山,到社首山祭祀地神。武后率领着众内外命妇等候在那里。

皇上初献毕,武后的近侍武壮带领着数十名宦官迅速拉上了帷帐。在这些五彩斑斓的帷帐的掩映下,武后带着内外命妇登上了方坛,举行了祭祀仪式。

女性参与封禅大典并主持祭祀仪式,这是亘古未有的奇事,武后的心中升腾起难以言喻的自豪之情。

高宗皇上为了纪念封禅大典的圆满成功,宣布大赦天下,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

连续数月的封禅大典结束后,高宗皇上和武后率领着百官和内外命妇回到了东都洛阳。

武后又开始了夙兴夜寐的理政生活。高宗皇上则一头扎进了魏国夫人的温柔乡里不肯出来。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高宗皇上,在魏国夫人的刮骨钢刀下更加地弱不禁风。

武后为皇上的身体考虑,决定和魏国夫人谈谈。没想到盛宠之下的魏国夫人全然不把皇后放在眼里,桀骜不羁。甚至说出:“你现在身为皇后可以阻止皇上封我,终有一天你会拦阻不了的!”这样的话来。

武后听了这话,不由在心里打了个寒颤。“是啊,我一天天老去,而她却像花儿一样正在盛开!”

武后没有对魏国夫人的无理多加训斥。她反而柔声告诉她:“你一定怪我没有给你册封吧?等我和皇上商议一下再说。”

武后笑眯眯地走了,留下一头雾水的魏国夫人搞不清武后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可是很快她就高兴了起来,“我要被册封了!算你这个老妖婆识相!”

魏国夫人因为武后的许诺,又重新开始和武后亲热,她又成了她可亲的姨母。

在未立妃嫔之前,经武后提议,先给魏国夫人增加了俸银河膳食标准,并给她拨了四名侍女,其中就有武后的贴身侍女。

魏国夫人得意的不行,她以为武后是畏惧她的盛宠,却不知自己的死期已经近了。

武后仔细认真的考虑了魏国夫人的问题,要怎么除掉她呢?她想到了母亲前几日来说的家事。

武后的母亲杨氏是父亲的继室,武后父亲的前妻留下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在父亲去世后对继母杨氏及她的女儿极尽欺负羞辱之能事。

而作为堂兄弟的武惟良、武怀运,更是助纣为孽,每日里对孤儿寡母们白眼相加,恶心以对,巴不得赶她们出家门。

武后对这段记忆刻骨铭心,杨氏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也记忆犹新。

后来武媚娘历经千辛万苦登上皇后的宝座,武后为了故去的父亲,为了武家一门的荣耀,她没有计较这些哥哥和堂兄的所作所为,给他们全部封了官。

继母杨氏设宴为这弟兄四人庆贺。

宴席上,杨氏看见四兄弟兴高采烈、趾高气昂的样子,想到当初他们对他们母女的苛刻,忍不住问道:“你们可还记得当初是怎么对待我们母女的?你们如今荣华富贵,心里可有什么想法?”

本以为这弟兄四人会羞惭不已,没想到这几只白眼狼根本不买账。武惟良道:“我们兄弟本就是功臣之后,本就应该登官籍。本想靠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得到擢升。没想到现在因皇后的缘故一步登天。虽有欣喜,可也夙夜忧惧。”

杨氏没想到这几个人不仅没有羞愧之意,就是对皇后的提携也没有什么感激之情。

话不投机,宴席不欢而散。

当晚杨氏就进了宫,把白天的事都告诉了武后。

武后也勃然大怒,“很好,既然你们要靠真才实学,我就不用提携你们了。”

第二天,武后就给高宗皇上写了奏疏,说武氏几兄弟都是外戚,不宜在朝中执掌权柄,请求将他们出为远洲刺史。

皇上对武后这种深明大义的行为极为赞赏,当即准奏。

于是,武惟良贬为始州刺史,武元庆贬为龙州刺史,武元爽贬为豪州刺史,武怀运则降为瀛州刺史。

武元庆到任后不久即病死,武元爽到任不久就坐罪流放振州而死。

剩下的武惟良、武怀运这才意识到他们如今是武后掌心的蚂蚁,权势滔天的武后如今对他们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他们这几年在自己的任上忐忑度日,如今见杨氏的生日就要近了,将平生积蓄的黄金都拿出来,浇铸了一尊半尺多高的老寿星送给了杨氏。

杨氏到宫里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后。武后看到这两个堂兄弟还活得好好的,不由冷哼道:“他们来的正好!”(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开局从废品站开始变强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我说书那些年这只是个游戏呀关于我穿越到灵能世界这件事病弱男配手握团宠剧本人在火影,已成叛忍全球求生,开局一座木屋我在异界养神龙极品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