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胭脂落》 >《胭脂落》

偷天换日计

这天茂仲景来找殷震贤问:“中秋节我准备联系几个曲友搞个曲会,不知你有没有雅兴参加?”

殷震贤笑道:“算了算了,你那个曲会太香媚,上次两个妹妹都不喜欢,我就不去了。”

茂仲景笑着说:“这次不同,没有旁人,只有我们几个熟悉的人,你带上两个天姿国色的妹妹一起来乐一下,吟诗赏月,何乐不为呢?”

殷震贤说:“我们苏州自古就有‘中秋曲会’,‘千人石上唱昆曲’。虽说如今身在上海,但是喜欢曲子的人如何会错过这样的良辰美景?所以我们已经准备好,中秋之夜共赴三雅园的曲会。师兄如果有兴趣,可以和我们一起去参加。”

茂仲景闻此,暗中关注,果然在中秋前夕得到三雅园中秋曲会的大幅海报,上面有详细的戏单,一起抄下来呈报给藤下一郎。藤下看了一眼,戏单上列表有:《游园》、《惊梦》、《活捉》、《见娘》、《折柳阳关》、《断桥》等出,殷震贤、闵采臣、玉胭脂都在列。再看殷震贤和闵采臣上场、中场、下场都有戏,绝无可能中途离场。藤下思忖片刻说:“他们也许会用戏单骗人,到时候人却不在了。你去盯牢他们。”茂仲景说:“我会亲自看的。”

藤下一郎说:“很好,我会派人在戏园周围监视。你亲自去。不!最好我也去看看,这个殷震贤是个什么样的人?”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三雅园横波的一座大石拱桥被装扮成戏台,参加曲会的人将桥下千米之外都坐得满满的。冯怜怜先自出来唱了一出《游园》,盛王爷大叫一声好,众人才知盛王爷也带着一般人众来参加曲会。那边茂仲景也带了一群人远远望着。第二场是《惊梦》,看着殷震贤和玉胭脂扮演的柳梦梅和杜丽娘,缠袖递怀,蕴藉含蓄,别有一番风流情长。然后是闵采臣的《活捉》,看得众人触目惊叹。茂仲景也懂昆曲,不过不求甚解,没有殷震贤那么精通,看了半晌,没有发现什么破绽。

茂仲景哪里知道,一个“李代桃僵”,已经“偷天换日”。真正的殷震贤戏未开场已经悄然离开上海,直奔昆山玉峰山下。左宇飞临行有交代,国宝正藏在玉峰山背后一幽谧的山洞中,图纸路线一一交代清楚。舞台上的殷震贤并非真人,乃是徐英若假扮。

徐英若因父母皆喜好昆曲,自小耳濡目染,学得许多出戏。她身材较高,嗓音条件又高亢清脆,唱小生戏、花旦戏都好。假扮殷震贤倒有七分相像。因为昆曲发声用的是小嗓,腔调皆要中规中矩,不能随意发挥,所以一般人听不出来。

此时已然月上高空,倾泻下万里光辉。众人看到殷震贤又出来唱了一出《折柳阳关》,闵采臣也出来唱了一出《寄子》,戏单上的戏目已然唱得差不多了,开始由下面的曲友点戏。茂仲景看此时接近夜半,殷震贤也不可能再出去。藤下却不放心说:“你点殷震贤和闵采臣的戏,看看他们会不会出去了?”

茂仲景知道殷震贤擅长“笑功”,这“笑功”是殷震贤的绝技,能够从丹田之中抖擞出一连串笑声,时急时缓,跌宕起伏,却能圆滑美妙,筋节有劲,熨帖自如。加上表演时的举手投足,妙若诗画,遂有“殷乔醋”之美称。这“笑功”是殷震贤的绝活,一般人难望其项背。于是就招呼下面人一起高喊,点殷震贤的《金雀记?乔醋》。

谁料这边人一叫“殷震贤”,惹恼了一群人,正是盛王爷的属下。那些人都骄横惯了,素来知道盛王爷最爱冯怜怜,如今点戏怎么能让殷震贤给先压了下去?因此在那边点冯怜怜的《断桥》。裴班主连忙出来调和说:“我们昆班的点戏最为讲究,第一出戏,都由戏班最出色的演员演出。殷公子的《乔醋》当然是曲中一绝,可是他不是戏班的人。第一出戏自然当是冯怜怜的戏。尤其是这般的月下,白素贞悲悲啼啼、幽幽怨怨,简直如同嫦娥下凡,还是盛王爷有见识。这第一出,就照盛王爷的意思办,大家觉得如何?”

谁敢跟盛王爷较劲?自然点头称好!于是冯怜怜出场,一身缟素,头缠白绫,唱了一段《断桥》。冯怜怜唱功甚好,开言几句“怎不教人雨泪零,无端抛闪,抛闪无投奔,好叫人气满襟,凄清”,就使场面异常肃静下来。月光之下白影素素,舞动翩翩,更兼丝弦凄凄清清、歌声幽幽怨怨,唱得众人心神凄恻,悄然动容。

一曲终了,下面的人又有喊“殷震贤”的,也有喊“活僵尸”的。玉胭脂出来报幕说:“众所周知,闵公子的‘活僵尸’和‘悬空提影’的绝技,那是江浙无人能比的高超技艺。今天有幸闵公子也来参加我们的曲会……”

下面喊声雷动。于是闵采臣上场,沉稳老练,不慌不忙,演了一场《疯僧扫秦》一出戏。闵采臣唱完下去,下面又接连喊着“殷笑”、“殷笑”!玉胭脂走到桥中央的台子上面,镇定自若说:“刚才我们倾听了‘上海滩第一名旦’冯姑娘的绝技,又见识了‘活僵尸’闵公子的神功,下面,我们就应大家的要求,请著名的曲友素有‘殷乔醋’之称的殷……”

玉胭脂话未说完,台下忽然有一个高傲冷脆的女声喊了出来:“且慢,我有一句话想问:这‘上海滩第一名旦’是谁封的?不知道当得起还是当不起!”

盛王爷听到这话,噌地一声站起来说道:“冯姑娘是‘上海滩第一名旦’,这是公认的?你什么人?有什么不服气的上来,让本王爷见识见识?”

那女人毫不畏怯,坦然站了出来,冷冷一笑说:“按照我们昆班的规矩,花旦不仅要有唱功,还要有做功。所谓‘唱念做打’。冯姑娘的唱功是绝了,形神出色,我也佩服。可是要论做功,未必当得起这个第一。”

玉胭脂接话道:“敢要讨教这位姑娘,既然你认为冯姑娘的做功当不起这个第一,可否领教一二?如今正逢中秋曲会,有诸多懂行的曲友在座,正好做个评判。”

那女子说:“这有何难?我就为大家献丑,来一段做功,也好请盛王爷和各位曲友做个评判,分出上下。”

一位曲友开口说:“年年中秋曲会,都会来一些不知名的高手。一来参会,二来献艺。既然这位姑娘能说出这话,想必也是一位行家里手,就请这位姑娘给我们来一段折子,我们大家共赏一番。”

盛王爷说:“好!我就来看看,还有什么人这么不知天高地厚?你上来!”

随着盛王爷一声唤,台下走出来一个窈窕女子,月华之下披了一层白纱,举步轻盈,恍若凌波洛神,霓裳仙子。众人都叫好,盛王爷也暗自折服。茂仲景看这身影有些熟悉,恍似徐英若,却又看不分明。只见那女子轻轻施礼,然后请丝弦,助轻笛,演了一出《西园记》。这女子做功果然不同寻常,举止惟妙惟肖,身段优美如画。纵使唱功,也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一唱三叹之处,别有一种舒适自如。众人都点头折服,台下有精通曲子的说:“这是昆曲的磨功。昆山腔又叫水磨调,冯怜怜水调最佳,而这位姑娘的磨调却是出众的。”

茂仲景听得如痴如醉,眼睛死死盯着那女子,越看越觉得像徐英若。这时身边有人提醒说:得赶快让殷震贤出场,好歹这么一弄,已经又有三折戏的功夫了!(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赊点灵气好修仙进化:我成了一本书战国武道平天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丑颜囚妃血璎珞美综1999惊!侯爷怀里的娇软庶女又杀疯了修炼:从熟练度开始碧海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