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趣 > 巫本是道 >巫本是道

第0188章 蟠桃大会

通天教主与林尘、女娲打了招呼之后,急匆匆的走了。

他也不想看着天尘岛将剩下的三位帝王全都收入门下,因此也就想躲开了。

镇元子也与林尘、女娲告别,转身返回他的五庄观去了。

他只是想露个脸,不想也不可能参与到圣人之间的事端当中来。

镇元子无法证得混元圣位,也就希望得享亿万载的清闲,不为因果所累。

紫衣见该走的都走了,便也把帝喾介绍给老师与女娲师娘,希望能够从他们手中弄枚十二转金丹来。

果然,林尘如紫衣所愿,让春梅取出了一枚十二转金金丹送给了帝喾。

帝喾见是圣父赐下的灵丹,也就高兴地收下了。

帝喾有一子,名尧,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

白衣也是奉了林尘的命令,将尧收为弟子。怎么说紫衣已经得了一人皇弟子,这次自然得由她来收了。

帝喾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帝喾飞升火云洞后,便将帝王之位传给了尧的长兄挚继承。

本来依着紫衣的性格,应该直接就让唐尧接任的,但白衣也是听从了老师的安排,并未多说什么,只要顺其自然就好。

果然放勋在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

帝挚与唐尧相比,却没什么突出的政绩,各部族首领也就亲放勋而疏远帝挚。

帝挚九年,挚亲率官员到唐将帝位禅让于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尧,因初封于唐,即以唐为朝代号,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

唐尧即位后,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政勤慎俭朴,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

这是有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历法,奠定了我国农历的基础。

尧当政后生活依然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

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

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尧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孔宣与六耳也是得了赵无涯的消息,将虞舜收入门下,成为了他俩的入室弟子。

尧感觉自身功德已满,为找到继任的贤者,便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

到会的一致推荐舜,说明舜至孝,对迫害他的父亲、继母仍孝顺无二心,与邻里相处和睦。

尧便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以考察舜的品行。然后尧又设置了许多的考验,舜也逐一的通过了,尧放心的把国君之位让给了舜,没有将帝位传给儿子丹朱,成为历代贤君之美谈。

尧帝飞升火云洞后,舜帝便接过了人族共主之位。舜帝也是一位勤劳、俭朴之人,他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

舜帝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不过大家都不赞成,舜帝才正式成为了人族的帝王。

《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

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

舜帝感觉自身功德圆满,也很想找一个品德高尚、聪明仁爱的继承人。这时,曾经向尧举荐过舜的四方首领又来禀告,认为大禹乃德才兼备之人,可以作为他的继任者。

舜想了想,问道:“莫非就是那个治水无功被我杀死的鲧的儿子吗?”

“不错”,一首领坦言道:“大王切不可根据父亲来评价儿子,这个禹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能够继承大王的王位,对于人族将是一件好事情。”

舜帝笑了笑道:“也好,我懂得你的意思,倘若禹真是一位贤德之辈,这个帝王之位将会是他的。”

不久,舜不避前嫌,启用禹子承父业去治理洪水,也想借此验证一下四方首领的话,也好考验考验禹的品德。

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也是黄帝的后代。

大禹由于其父亲之事,深感舜的信任,力图报答,因而治理洪水时不辞劳苦,兢克业业。他又招来了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

大禹经过长期实地考察,确认仅用父亲堵决口的办法根本不行,而必须以疏导为主。

他就率领人民开山通泽,疏浚河道,不仅消除了洪灾,大致确定了九州的区划,更使各州恢复了生产,人民安居乐业。

大禹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

他与涂山氏之女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

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

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禹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

林尘见大禹治水甚是努力,为了方便他治水,特意打造了一柄神兵,就是后世著名的如意金箍棒(定海神针),他派了六耳给大禹送来,希望由此定海,免得海中之龙族来干扰人族的事情。

大禹得知是圣父的弟子前来,也是急忙见礼。

双方客气了一番后,六耳将定海神针安置于东海之中,然后返回牛首山了。

他也是难得出来一趟,正好去看看黄衣师兄与青衣师姐。

大禹将水患处理好后,舜帝很高兴,效法尧帝,将帝位禅让给了禹。

禹推辞不肯继任,于是舜就暂缓传位,却让禹开始主掌百官,管理国事,虽无帝王之名而行帝王之实。

舜帝飞升后,大禹也就接过了人族共主的地位。

至此,人族三皇五帝中的最后三位帝王也都全都飞升到了三十三天外的火云洞中。

林尘、女娲、老子,紫衣,白衣,孔宣与六耳也都分得了各自的功德,至此,人族的三皇五帝全都齐全了,人族代替妖、巫正式矗立于地仙界中,就算妖、巫想重新来过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况且就算他们想重新回来独霸,也得问问那八位圣人答不答应。

人族三皇、五帝皆已出世,天仙界之主昊天上帝与瑶池王母非常失望。

本以为可借帮助黄帝之机插手人族事务,但黄帝却没办实事,根本没有为天庭在人族之中传播,这也让昊天帝大骂黄帝无义恰好此时鸿钧道祖赐下的蟠桃已经成熟了,昊天与瑶池商议了一下,派出使者向八位圣人送去请柬,请他们到天庭参加蟠桃大会。

当然一些曾经在紫霄宫内听过道的也都在邀请之列,其中包括了镇元子、冥河老祖等一些实力高深之辈。

林尘此时有些春风得意,现在三霄姐妹已经彻底的融入了天尘岛中,并与女娲、后土、玄冥三位妹妹打成一片。

唯一让他不爽的就是不能一次搞定她们六个,每回都是由三人与他双修,无论林尘如何劝说,女娲却是坚决的抵制。

本来后土妹妹是站在林尘一边的,不过,她却在女娲的劝说下,也就坚决的抵制了。

天庭使者到达后,林尘命春梅前去迎接,否则他还真进不来。

这次天庭派来的是林尘的老熟人了,是那大妖白莽。

他现在混得也不错,自从昊天当上天帝后,白莽就因其善于察言观色,加上本身实力也很过硬,当上了天庭水军元帅。

这次昊天为了显示出其对天尘岛三位圣人的尊重,特意将这个水军元帅派来送请柬,也不能让三位师兄、师姐挑理了。

白莽见了林尘,还是非常的客气,之前也是见过几面了。

林尘对于白莽的事情也是了如指掌,祝贺了下白莽晋升水军元帅的事情。

白莽十分的谦虚,对于这个元帅之位也是坦言尽力而为。

寒暄过后,白莽把天帝的请柬取了出来,代表天帝邀请天尘岛三位圣人携弟子到天界前去参加蟠桃大会。

林尘点头答应了,对于蟠桃,他有着很特殊的感觉,正好借此机会弄点儿回来种植到混沌乾坤鼎里面去,这可是先天灵根,而且味道着实不错。

白莽见此行很顺利,便起身告辞了。

现在他身为水军元帅,也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本来以他的身份也可以与天帝说一声不来的,但毕竟是给三位圣人送信,白莽也是乐得来一趟。

林尘让春梅代自己将白莽送出了天尘岛,然后又让夏兰将女娲六女请了来,既然是上天庭混吃喝,自然得全家都带上了。

女娲听说是昊天帝派人来请品尝蟠桃,也是很高兴。(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星墨传说郡主难惹剑墨长空亚玛战纪之黑暗诸天:开局越女阿青我黄龙,洪荒团宠公主爱男神之虐心之爱克隆铺第28位爱神隐婚甜爱:神秘老公求放过穿越女的重生日子